|
和松坡劉迂詩二首 / 作者:廖行之 |
碌碌隨人未足旌,折腰趨走太清生。
絕憐抗直陳公子,晚欲憑書入帝城。
|
|
和松坡劉迂詩二首解釋: 詩詞:《和松坡劉迂詩二首》
【中文譯文】
碌碌隨人未足旌,
折腰趨走太清生。
絕憐抗直陳公子,
晚欲憑書入帝城。
【詩意與賞析】
這是宋代廖行之所作的《和松坡劉迂詩二首》。詩中描繪了一個清貧而有志向的詩人劉迂,以及他對自身現狀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
首先,詩人用“碌碌隨人未足旌”來形容自己的現狀。這里的“碌碌”意味著平庸、不起眼,而“隨人未足旌”則表示與他人并無顯赫之處。詩人感到自己的才華和成就尚未受到應有的認可和贊賞,他的名聲還沒有達到高聳入云的程度。
接下來,詩人運用“折腰趨走太清生”這樣的形象描寫,表達了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得不低頭屈膝,隨波逐流的局面。他用“太清生”來形容自己,意味著他過于清高和傲慢,不愿隨波逐流。然而,現實的壓力和社會的約束迫使他不得不屈從于現狀,放棄了一些本應堅守的原則。
然而,詩人對于“抗直”的陳公子表示贊賞和敬佩。這里的“抗直”指的是堅守正直、不屈從世俗的價值觀。詩人看到這樣的人物,感到非常遺憾,也為自己的遲疑和妥協而感到惋惜。
最后兩句“晚欲憑書入帝城”,表達了詩人對未來的期許。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才華和努力,以文學著作的形式進入帝王之都,被社會和世人所認可。這句詩也展現了詩人對于自身價值的追求和對未來的美好向往。
整首詩通過對自身現狀和內心思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的自省和追求,以及對于理想和遠大目標的向往。盡管詩人感到自己的才華未被充分認可,但他依然保持著對于真正堅守原則、追求卓越的人的敬佩與憧憬。這首詩反映了宋代士人內心的困惑和對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同時也折射出了作者廖行之對于人性和社會現象的深刻洞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