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鄧知縣友龍 / 作者:廖行之 |
別向巴丘去,歸從浙水來。
絕憐三益友,高臥九泉臺。
清會成陳跡,明時失茂才。
無因陪祖奠,風壑寄余哀。
|
|
挽鄧知縣友龍解釋: 挽鄧知縣友龍
別離向巴丘,歸來自浙水。深感遺失三位益友,痛惜長眠于九泉之上。他們的清雅氣質將成為歷史的痕跡,明朝時代將失去這些杰出的才能。我無法與他們一同參加祖先的祭祀儀式,只能將我的悲傷寄托于風和山谷之間。
詩意:
這首詩是宋代廖行之寫給已故友人龍的挽詩。作者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悲痛之情。詩中通過描述離別和歸來的場景,以及友人的過去和未來,展現了對友人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離世的哀傷和思念之情。通過對別離和歸來的描寫,詩中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友人離世后,他們的清雅才情將成為歷史的一部分,而明朝時代將失去這些杰出的人才。
詩中的“三益友”指的是詩人與已故友人之間的深厚友誼。他們一同經歷了許多事情,互相幫助和啟迪,給彼此帶來益處。友人的離世讓作者感到無比痛惜,他們的離去也使得作者感嘆時光流轉,人事易逝。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無法與已故友人一同參加祭祀儀式的遺憾之情。他只能將自己的悲傷寄托于風和山谷之間,表達對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悲痛之情。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展現出宋代詩人獨特的情感表達和對友誼的珍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