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居三首 / 作者:廖行之 |
貴賤孰欣孰戚,窮通何損何加。
成毀舉同墮甑,妍媸不屬鉛華。
|
|
山居三首解釋: 《山居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居三首》
貴賤孰欣孰戚,
窮通何損何加。
成毀舉同墮甑,
妍媸不屬鉛華。
中文譯文:
貴賤之間,哪個更快樂,哪個更悲傷,
貧窮與富有有何損益之處。
成功與失敗都會有同樣的結局,
美丑之間并不屬于虛華的外表。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山居中對于貴賤、貧富、成功和失敗等事物的思考和觸動。作者通過對比貴賤、貧富的區別,表達了對生活境遇的思考和對內心真實感受的追問。
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貴賤之間,哪個更令人欣慰,哪個更令人悲傷?這個問題引發了對社會地位和物質財富的思考。作者進一步思考,貧窮和富有之間究竟有什么樣的損益關系?作者表達了對物質追求的審視,暗示了貧富并非衡量幸福與痛苦的唯一標準。
在第三句中,作者指出了成功和失敗都有著相同的結局,暗示了成功與失敗的瞬息即逝,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最終都會歸于平凡。這種觀點抨擊了功利主義的價值觀,強調了追求內心深處的真實和平靜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中,作者提到了美丑之間并不屬于虛華的外表。妍媸是指美麗與丑陋,鉛華則是指化妝品。作者通過這句話表達了對于物質表象的質疑,強調了內在品質和真實性的重要性。
整首詩詞在抒發情感的同時,以寓言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財富、地位和外表的審視,呼喚人們關注內心的真實和追求內在美的重要性。通過山居的寧靜環境,作者表達了對于物質追求和社會虛榮的批判,倡導返璞歸真的人生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