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有懷 / 作者:廖行之 |
春色無多日,匆匆度七旬。
驅馳游子態,蕭索旅中貧。
酒薄愁那減,詩窮句轉新。
誰能念牢落,涸轍有枯鱗。
|
|
雨中有懷解釋: 《雨中有懷》是宋代廖行之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雨中有所思念,
春色短暫如此,
歲月匆匆度過七旬。
驅車行走的游子,
身處旅途寂寞貧困。
酒被稀釋了愁苦,
詩句已經寫到了極限。
有誰能夠記得墜入廢墟?
枯竭的車轍上還有殘留的魚鱗。
詩意:
《雨中有懷》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的感慨和內心的哀愁。詩人描述了春天短暫的美好,人生匆匆而過,已經七旬。他比喻自己為一位行走在旅途上的游子,孤獨而貧困。酒已被稀釋,愁苦無法減輕,詩句也已窮盡,無法再有新的靈感。詩人反思,是否有人能夠銘記他的隕落,他的辛勞和沉淪就像枯竭的車轍上殘留的魚鱗,默默無聞。
賞析:
《雨中有懷》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憂傷和思考。通過對時光流逝和生活困頓的描繪,詩人傳達出對光陰易逝的感慨和對生命的無奈。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如行走的游子和稀釋的酒,將自己的心境展現得淋漓盡致。最后一句詩中的"涸轍有枯鱗"用形象的方式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無人記憶的悲涼,讓人對人生的轉瞬即逝和個人價值的渺小感到深思。
整首詩以雨為背景,將詩人內心的情感與外在的自然景觀相呼應,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色彩。通過對歲月流逝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詩人表達了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對人生價值的思索,引發了讀者對于時間的珍惜和對存在的思考。《雨中有懷》以簡練而凄婉的語言展現了宋代詩人深沉的思想和人生觀念,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審美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