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 / 作者:劉一止 |
故山秋晚,嘆蕭蕭華發,霜林同色。
崖谷題詩追舊賞,往往蒼苔綠壁。
二士權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過,了知境是空寂。
別后風月佳時,拄頤何事,想東林遙碧。
小砑蠻箋驚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馬雄才,凌云逸氣,路覺丹霄直。
三千牘就,看君歸奏文石。
|
|
念奴嬌解釋: 詩詞:《念奴嬌》
朝代:宋代
作者:劉一止
念奴嬌,夜夜催金柜。
牡丹花,開時底,落時微。
不及春光,無限新妝態。
玉釵頭上相思結,
暗隨流水共長天。
中文譯文:
想念著奴嬌,夜夜催促打開金柜。
牡丹花開放時底,凋謝時微。
無法與春光相比,新妝態無限美好。
玉釵梳上的相思結,
暗暗隨著流水一同流到天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劉一止的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于逝去的美好時光和深深的思念之情。詩人在故山秋晚的時刻,感嘆著萬物的凋零和流逝,霜林中的景色和他內心的情感融為一體。他對于過去的美好回憶和愛人的思念在崖谷中留下了詩篇,蒼苔覆蓋的石壁上記錄著歲月的痕跡。
詩中提到了二士權奇、一翁衰病,描述了兩位杰出的士人和一位年老體弱的長者,他們都在努力奮斗,攀登人生的道路。佛香吹過,讓詩人明白了世界的空寂和境界的虛幻。
而在離別之后,風月依然美好,詩人拄著下巴思索著,想起了遠方的東林,那里的景色如碧綠般遙遠。小砑蠻箋上出現了令人驚嘆的秀麗句子,這是一種天生的才氣,不需要人工雕刻。
倚馬雄才,凌云逸氣,意味著詩人的才華非凡,超然物外。他感覺到自己已經踏上了通向仙境的路程,通向丹霄直上的路途。
最后,詩人寫到了三千牘,意指詩人將自己的作品獻給君主,并期待君主的欣賞和贊譽。這首詩表達了劉一止對于逝去時光的懷念和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也展示了他的才華和對于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