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江仙 / 作者:劉一止 |
臺上風光濃欲滴,傍闌芳桂陰成。
亂山相對長官青。
琢詩能句好,舉酒見心傾。
團扇不應秋后棄,幾年仁惠風行。
渭城柳色若為情。
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
|
|
臨江仙解釋: 《臨江仙》是宋代劉一止的詩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臺上風光濃欲滴,
傍闌芳桂陰成。
亂山相對長官青。
琢詩能句好,
舉酒見心傾。
團扇不應秋后棄,
幾年仁惠風行。
渭城柳色若為情。
一尊松竹底,
三唱和秋聲。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臨江的美景,以及詩人對此景的感慨和思考。詩人觀賞著臺上濃烈得幾乎滴下來的風光,靠近欄桿處的芳桂樹投下陰涼。遠處的山巒互相對望,青翠欲滴。詩人以巧妙的詩句表達了自己的心境,他能用心琢磨出優美的詩句,舉起酒杯表達自己內心的傾訴。詩人表示,像團扇這樣的美好事物不應該在秋天之后被拋棄,幾年來仁慈善行的美名已經傳遍。最后,詩人提到渭城的柳樹呈現出如此動人的色彩,仿佛也有情感寄托其中。他用一杯酒,配以松竹的音韻,和著秋天的聲音,表達了自己對美景和人情的贊美。
賞析:
《臨江仙》以描繪臨江美景為主題,通過對風光、芳桂、山巒、琢詩、舉酒、團扇、渭城柳色以及松竹和秋聲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色和人情的感慨和贊美之情。詩人運用細膩的文字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中景物的美麗和詩人內心的思考與情感。尤其是最后三句,通過一尊松竹底,三唱和秋聲的描寫,將自然景色與音樂聲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愉悅的感覺。
整首詩情趣盎然,描繪了豐富的自然景色和人情,既有細膩的描寫,又有對美景的贊美和思考。劉一止以巧妙的語言技巧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和對美的追求,使詩人與讀者在詩意的世界里相互沉浸,共同體驗詩中所描繪的美好景色和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