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 / 作者:劉一止 |
小舟漂兀,犯溪煙深入,無窮寒碧。
路繞蓮塘渾亂眼,千頃朱朱白白。
聞說高情,尋盟鷗鷺,愛此風標客。
掀髯一笑,頓忘身世形跡。
我愛古邑風流,碧峰爭秀峙,相持如掖。
制錦才雄應未怕,百里文書堆積。
吏散庭空,舉觴邀月,飲興何妨劇。
卻憐宣子,杖頭才掛錢百。
|
|
念奴嬌解釋: 詩詞:《念奴嬌》
朝代:宋代
作者:劉一止
中文譯文:
小舟漂兀,犯溪煙深入,無窮寒碧。
路繞蓮塘渾亂眼,千頃朱朱白白。
聞說高情,尋盟鷗鷺,愛此風標客。
掀髯一笑,頓忘身世形跡。
我愛古邑風流,碧峰爭秀峙,相持如掖。
制錦才雄應未怕,百里文書堆積。
吏散庭空,舉觴邀月,飲興何妨劇。
卻憐宣子,杖頭才掛錢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念奴嬌》是宋代詩人劉一止的作品。詩中描繪了作者乘坐小船漂浮在溪水上,溪水被煙霧籠罩,景色蒼茫而寒冷。船行經(jīng)蓮塘,眼前景色混亂變換,一片紅色和白色的景象。聽說有人追求高尚的情感,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像這樣追逐風標的客人。作者掀起胡須一笑,頓時忘卻了自己的身世和一切形跡。
作者表達了對古城的風情的喜愛,碧峰山巒競相秀美,像皇宮中的掖庭一樣爭奇斗艷。作者相信自己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錦繡,不怕才華卓越的競爭,百里的文書像山一樣堆積起來。官員們散去,庭院變得空曠,舉杯邀請明月共飲,歡樂無憂。但是作者卻憐憫著宣子(官員),他的杖頭只掛著百文錢,表達了對官員貧寒的同情和關(guān)切。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超越塵世的心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一些不滿和對貧寒官員的同情之情。整體意境富有浪漫主義情調(diào),以細膩的描寫和對比手法構(gòu)建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面,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