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學士汪大奠歸鄞 / 作者:趙汝愚 |
尚書天官貴,持經侍帷幄。
青冥欲無際,白首非故約。
連檣動南浦,父老望巖壑。
下車入里門,孰手問歡樂。
十年幾風雨,寒雞叫屋角。
勤勞畢吾分,帝賚出寵渥。
殊適奉香火,禁直連六閣。
遂令宣室思,從今問晦朔。
|
|
送學士汪大奠歸鄞解釋: 《送學士汪大奠歸鄞》是宋代趙汝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尚書天官貴,持經侍帷幄。
青冥欲無際,白首非故約。
連檣動南浦,父老望巖壑。
下車入里門,孰手問歡樂。
十年幾風雨,寒雞叫屋角。
勤勞畢吾分,帝賚出寵渥。
殊適奉香火,禁直連六閣。
遂令宣室思,從今問晦朔。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學士汪大奠歸鄞的作品。詩人描述了汪大奠擔任尚書天官的重要職位,他在帷幄之中持經侍奉國家。詩人描繪了廣闊無邊的青天和汪大奠白發的身影,表示他的遠行并非出于個人的約束。連綿的山水與南浦的船帆相連,老百姓們望著山岳和江河,期待著汪大奠的歸來。當他下車進入家門時,有人迎接他并詢問他的喜樂。經歷了十年的風雨,聽到寒雞在屋角啼叫,詩人感到時光匆匆。經過辛勤的努力,汪大奠完成了他的使命,獲得了皇帝的寵愛和嘉獎。他受到特殊的待遇,被禁止直接進入六閣(宮殿),只能奉獻香火。這使得宮廷的思念更加深切,從今以后,他將只能在晦朔之間與皇室有所往來。
賞析:
這首詩詞以送別的形式表達了對學士汪大奠的敬意和思念之情。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汪大奠在政治舞臺上的重要地位和他在國家中的奉獻。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家庭場景的對比,強調了離別的苦澀和時光的流轉。汪大奠的勤勞和奉獻最終得到了皇帝的認可和贊賞,但也帶來了一種禁錮,他被限制在宮廷之外,只能在特定的時刻與皇室交流。整首詩詞以極簡的語言展現了這種情感,表達了對汪大奠的祝福和對宮廷思念的深情。
這首詩詞的主題包括人事滄桑、權力與離別的痛苦,以及宮廷的封建等。趙汝愚通過對汪大奠的描述,間接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政治體制和官員的命運。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清雅,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和回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