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平樂(游石頭城) / 作者:史浩 |
石頭虎踞。
驕虜何能渡。
曾是六朝雄勝處。
瑞繞碧江云路。
當時霸國多賢。
風流只解遺鞭。
便好揚C646北伐,舉頭即見長安。
|
|
清平樂(游石頭城)解釋: 清平樂(游石頭城)
石頭虎踞,驕虜何能渡。
曾是六朝雄勝處,瑞繞碧江云路。
當時霸國多賢,風流只解遺鞭。
便好揚C646北伐,舉頭即見長安。
中文譯文:
石頭城坐落在高山之上,敵國驕傲自大,卻無法渡過這座城池。
這里曾經是六朝時期的雄勝之地,祥瑞環繞著碧江,云路蜿蜒而過。
當時的霸主國家有很多賢才,風流人物只留下了他們的馬鞭。
如果有人能夠振臂北伐敵國,只要抬頭就能看到長安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石頭城的壯麗和不可戰勝的景象。作者通過對石頭城的描寫,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對敵國的輕視。石頭城坐落在高山之上,虎踞而居,象征著堅固和不可侵犯的力量。敵國驕傲自大,卻無法攻破這座城池,顯示了作者對祖國的自豪和對敵人的輕視。
詩中提到的六朝雄勝,指的是南朝宋的時期,那個時候南朝宋是中原地區的霸主國家。碧江和云路的描繪,展現了石頭城的美麗和祥和。這里曾經是六朝時期的雄勝之地,意味著這座城池曾經承載著國家的榮耀和輝煌。
詩中提到的霸國多賢,指的是當時南朝宋的統治者和重要官員,他們都是有才華和魅力的人物。風流只解遺鞭,表達了他們的風采只能通過留下的馬鞭來展現。這句話也暗示了當時南朝宋的衰落,充滿了遺憾之意。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和對未來的期待。作者希望有人能夠振臂北伐敵國,只要抬頭就能看到長安城,意味著只要克服困難,就能夠實現國家的統一和繁榮。這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希望和對未來的信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