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皇恩(除夜) / 作者:史浩 |
結柳送窮文,驅儺嚇鬼。
爆火熏天漫兒戲。
自家爐鼎,有卻冷清清地。
臘月三十日,如何避。
且與做些,神仙活計。
鉛汞收添結靈水。
跳丸日月,一任東生西委。
玉顏長向此,迎新歲。
|
|
感皇恩(除夜)解釋: 《感皇恩(除夜)》
結柳送窮文,驅儺嚇鬼。
爆火熏天漫兒戲。
自家爐鼎,有卻冷清清地。
臘月三十日,如何避。
且與做些,神仙活計。
鉛汞收添結靈水。
跳丸日月,一任東生西委。
玉顏長向此,迎新歲。
中文譯文:
用結柳的花束送行送窮文,驅趕儺神嚇鬼。
燃放煙火熏天、表演兒戲。
自家的爐灶,雖然有著熄滅的寂靜。
臘月三十日,應該如何躲避?
先做些神仙般的活計。
將鉛汞收集起來,結合水靈特性。
跳舞的丸子代表日月,任由東方生出、西方委棄。
美麗的容顏一直對著這里,迎接新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除夜”為背景,描述了宋代時人們除夕夜的生活場景和活動。詩人通過描繪柳花送別貧窮和迎接新春的風俗,展現了人們歡度除夜的喜慶氛圍和對新年的期許。
首先,詩中提到了結柳送窮文的習俗,結柳是一種民間除舊迎新的習俗,人們將裝飾了紅紙條、喜慶花瓣的柳枝掛在門前,寓意送走去年的貧窮與不順。同時,驅趕儺神嚇鬼也是辟除邪惡、祈求吉祥的民間儀式。
其次,詩中描述了除夕之夜燃放煙火和表演兒戲的場景。燃放煙火、喧鬧嬉戲的氛圍給人們帶來了歡樂和解壓。其中,“爆火熏天漫兒戲”一句形象地描繪出喧鬧的場面。
接著,詩人表達出了對自家的爐灶的冷清與無奈之情。臘月是寒冷的冬月,這時家家戶戶都點燃爐火烹飪,爐灶冷清一片對比鮮明,也暗示了家中無人的凄寂。
然后,詩人對于在臘月三十日如何避免兇險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他決定參與神仙活計,也就是煉丹、煉藥等與神仙有關的活動,以求祈福避兇。
最后,詩人用“鉛汞收添結靈水”來形象地描繪煉丹的場景,跳丸等物象征著日月運行,表達了事物的變化和循環(huán)。而“玉顏長向此,迎新歲”則意味著美麗的容顏一直向這里,迎接新年的到來。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喜悅和向往,同時也展現了宋代人們過年的習俗和日常生活。通過描繪除夜的活動和氣氛,詩人傳遞了歡慶新春、祈福吉祥的美好心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