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撲胡蝶(勸酒) / 作者:史浩 |
光陰轉指。
百歲知能幾。
兒時童稚,老來將耄矣。
就中些子強壯,又被浮名牽系。
良辰盡成輕棄。
此何理。
若有惺惺活底,必解自為計。
清尊在手,且須拚爛醉。
醉鄉不涉風波地。
睡到花陰正午,笙歌又還催起。
|
|
撲胡蝶(勸酒)解釋: 《撲胡蝶(勸酒)》是宋代史浩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對光陰流轉和人生短暫的思考,同時呼吁人們珍惜當下,盡情享受生活。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光陰轉指。百歲知能幾。
時間如指轉動,百歲的壽命能有多少。
兒時童稚,老來將耄矣。
小時候稚氣未脫,老來已將白發蒼蒼。
就中些子強壯,又被浮名牽系。
在這個年齡段,一些人依然強壯,卻被名利所束縛。
良辰盡成輕棄。此何理。
美好的時光都成了輕易拋棄的東西,這是何等的不合理。
若有惺惺活底,必解自為計。
如果能明白事理,就會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
清尊在手,且須拚爛醉。
手中端起酒杯,就應該盡情暢飲。
醉鄉不涉風波地。睡到花陰正午,笙歌又還催起。
陶醉的境地不會涉及紛爭,醉醒之后,又能享受笙歌的歡樂。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間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思考,表達了珍惜當下、享受生活的觀念。詩人提醒人們,人生如白駒過隙,光陰易逝,應該珍惜每一刻,不被名利所困擾,活出自己的真實和自在。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酒的推崇,認為醉鄉是一個可以暫時逃離煩惱和紛爭的地方,讓人可以在花陰下享受午后的寧靜和笙歌的歡樂。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