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 / 作者:葛立方 |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鳥徑。
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興。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山底禽銜花,石罅僧入定。
請從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
|
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解釋: 《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游西湖作》是宋代葛立方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鳥徑。
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興。
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山底禽銜花,石罅僧入定。
請從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八月二十日與館中的同舍一起游覽西湖的情景。詩人以西湖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浮屠、孤云、石壁、山底和石罅等元素,表達了對自然景觀的觀察和感受,以及對禪修和寧靜的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西湖的景色和氛圍,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欣賞方式。下面是對各句的賞析:
1.天竺古浮屠,孤云一鳥徑。
天竺古浮屠指的是遙遠的天竺浮屠,孤云在天空中像一只孤鳥一樣飛翔。這兩句描繪了遠方的浮屠和孤云,營造了一種遙遠而神秘的感覺。
2.去天真尺五,峻步欲乘興。
詩人離開了塵世的煩惱,追求心靈的寧靜。天真指的是禪修境界,尺五是指尺幅,表示遠離喧囂。峻步欲乘興表達了詩人急切追求內心的喜悅和滿足。
3.石壁半空立,略彴引危嶝。
描繪了石壁懸掛在空中,略彴指的是斜坡,危嶝表示高山險峻。這兩句通過對石壁和山峰的描寫,凸顯了自然景觀的壯美和雄偉。
4.山底禽銜花,石罅僧入定。
山底有鳥兒銜著花飛翔,石縫中的僧人在靜思冥想。這兩句展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和僧人追求寧靜的修行態度。
5.請從三昧起,林外有疏磬。
詩人呼吁讀者開始修行的三昧狀態,林外傳來了悠揚的磬聲。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讀者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通過修行獲得內心的寧靜和平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寧靜、禪修和追求內心平和的追求。同時,通過簡練而準確的語言,以及景物與心境的交融,展現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人性的獨特體驗和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