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與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 作者:葛立方 |
夢入千家枕,寒聲薄水堂。
溪山渾著月,梅竹半封霜。
夜榜響葭蒲,寒魚跳石塘。
可憐清絕景,夜夜屬漁郎。
|
|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與千里步月因至水堂解釋: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與千里步月因至水堂》是宋代葛立方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一月十日,酒席已散,已是夜里兩點鐘,我與月亮相伴來到水堂。
夢中穿越千家枕頭,寒冷的聲音輕薄地傳入水堂。
溪山中月色渾濁,梅竹間已有半封的霜。
夜晚的榜子上響起葭蒲的聲音,寒冷的魚兒跳躍在石塘中。
可憐這清冷而絕美的景色,夜夜屬于漁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詩人與月亮相伴來到水堂,欣賞著溪山中月色的美麗,感受著梅竹間已有的霜氣。詩中描繪了夜晚的景色和聲音,葭蒲的聲音在夜晚的榜子上回蕩,寒冷的魚兒在石塘中跳躍。整首詩以冷清、寂靜的夜晚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內心中的孤寂和對自然景色的贊美。
詩詞中的"水堂"指的是一個臨水而建的小亭子,夜晚的月色倒映在水面上,增添了一份幽靜和美感。"溪山渾著月"描繪了山間溪水與月光的交融,給人一種朦朧、柔美的感覺。"梅竹半封霜"則展現了秋冬交替的景象,梅花和竹子上已經有了一層薄霜,寒意逐漸加深。
詩詞中的"夜榜響葭蒲"是指夜晚的榜子上掛著的葭蒲,因夜風吹拂而發出聲響。這一描寫使整首詩增添了一絲生動和活潑的氣息。"寒魚跳石塘"則生動地描述了夜晚的水中景象,寒冷的魚兒在石塘中跳躍,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有趣。
最后兩句"可憐清絕景,夜夜屬漁郎"表達了詩人對這樣的清冷而絕美的景色的感慨和喜愛。詩人將自己比作漁郎,每個夜晚都沉醉在這樣的美景中。
整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清冷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色的熱愛和對孤寂的思考。通過對冷靜的夜晚和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展示了一種獨特的情感與審美體驗,使讀者在寂靜中感受到了一份內心的寧靜和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