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劉無言壽山中五絕句敢請諸僚和之 / 作者:葛立方 |
榮杭如環浪自循,一筇雙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來爭席,不識蓬山第一人。
|
|
次韻劉無言壽山中五絕句敢請諸僚和之解釋: 《次韻劉無言壽山中五絕句敢請諸僚和之》是宋代葛立方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榮杭如環浪自循,
一筇雙屐伴行春。
溪翁野老來爭席,
不識蓬山第一人。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壽山中的景象。詩人以自然景物和人物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他描述了杭州的美景,畫面如同環繞的波浪一樣,不斷循環。在春天的時候,他帶著一根竹筇和一雙木屐,與春天一同前行。在溪邊,有一位老人與他爭奪座位,卻不知道在蓬山中有一位出類拔萃的人物存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先,詩人以榮杭如環的形象來描繪杭州美景的壯麗和連綿不斷的特點。這種環繞的感覺給人以安定、寧靜的感覺,也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贊嘆之情。
接著,詩人以春天為背景,描述了自己帶著竹筇和木屐一同前行的情景。竹筇和木屐是旅行的工具,也象征著詩人在旅途中的堅持和執著。詩人選擇春天作為旅行的時節,春天是萬物萌發、生機勃勃的季節,給人以希望和活力的感覺。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詩人描繪了溪邊一位與他爭座位的老人。這位老人可能是另一位游人,他們在溪邊爭奪座位,象征著人們對于美景的追逐和爭奪。然而,這位老人不識蓬山中的第一人,意味著他并不了解或忽視了蓬山中那個更加杰出的人物。這里蓬山可能指代一個具體的地方,也可以理解為指代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人物。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美景的贊嘆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于追求卓越和更高境界的思考。詩人通過這些形象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對于追求卓越和超越平凡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