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具上人以詩相別復知之 / 作者:葛立方 |
缽囊已妥何山夏,千頃堂前又飽參。
仙裹未須求七七,禪中聊共說三三。
遠師今日宜同社,彌勒它年可共龕。
不見生公講經處,至今花雨落毿毿。
|
|
具上人以詩相別復知之解釋: 《具上人以詩相別復知之》是宋代葛立方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缽囊已妥何山夏,
千頃堂前又飽參。
仙裹未須求七七,
禪中聊共說三三。
遠師今日宜同社,
彌勒它年可共龕。
不見生公講經處,
至今花雨落毿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具上人(和尚)離別的情景,并表達了對禪宗修行和師徒關系的思考。詩人通過描述景物和表達心情,表達了他對具上人的敬重和對禪宗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使用了典型的宋詞格律,每句四言,平仄對仗工整。詩的開頭兩句寫到了“缽囊”和“參”,這是佛教修行中常用的物品,通過描寫具體的道具,營造出一種禪宗寺廟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仙裹未須求七七,禪中聊共說三三”,表達了詩人對禪宗修行的向往和對師徒之間的默契和交流的渴望。
下半部分的兩句“遠師今日宜同社,彌勒它年可共龕”,表達了詩人對具上人的敬重和對師徒關系的珍視。他希望今天能夠與具上人共同參與佛教活動,而將來也希望與具上人一同共處在一個佛龕之下,表示了對具上人的長久關系的期望。
最后兩句“不見生公講經處,至今花雨落毿毿”,寫出了詩人對具上人的思念之情。他回憶起具上人講經的場景,表達了對具上人的懷念和對佛教事業的關注。詩人通過描寫景物、表達自己的心情,展示了對佛教修行和師徒關系的向往和思考,以及對具上人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