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季恭蓬齋 / 作者:葛立方 |
湖汊園林隱環堵,系舟幾并春風浦。
桑櫓無聲百丈收,臥聽蕭蕭蓬皆雨。
只今尺五明光宮,清夢時猶記短蓬。
斧木為齋劣容膝,舟居非水如張融。
膏火自煎身有累,幾人不踏風波地。
陽侯不動箕伯閑,蓬齋赑屃安如山。
|
|
王季恭蓬齋解釋: 《王季恭蓬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葛立方。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蓬齋指的是一個隱居的地方,這里是湖泊和園林環繞的所在。詩人與朋友們一起乘船,感受春風在湖面上吹拂的美好景象。船槳劃動無聲,船行百丈之遠,詩人躺臥在船上,靜靜傾聽著風中傳來蓬草搖曳的聲音,仿佛蓬草都在為雨水而顫動。
現在時光流轉,已經是尺五明光宮的時代了,但詩人依然記得昔日短蓬的清夢。斧子砍伐的木材作為齋居的建筑材料,劣質的構造只夠容納膝蓋,詩人住在船屋里,卻感覺不到水的波動,就像張融所說的一樣。膏火煮沸自煎,詩人身上承受著累累的勞累,但很少有人踏上這個風波之地。陽侯(指陽伯)不動,箕伯(指箕子)閑散,詩人的蓬齋安靜如山。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隱居者的生活場景,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的追求。蓬齋位于湖汊之中,環境幽靜,與朋友們一同乘船游湖,感受春風和雨聲,體驗大自然的美妙。尺五明光宮是詩人現實生活中的時代,但他仍然懷念過去的簡樸生活與美好夢境。齋居的條件簡陋,卻仍然能夠給予詩人寧靜的心境,使他遠離紛擾。詩人通過與陽侯和箕伯的對比,表達了自己的安逸與滿足,蓬齋成為他的理想居所,宛如一座安寧如山的避世之地。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隱居者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自然與人文環境的描摹,展現了作者對寧靜與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同時,詩詞中運用了寓言的手法,通過對齋居和船居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于真實與虛幻、安逸與忙碌的思考。整體而言,這首詩詞蘊含著詩人對于自然、寧靜與心境的理解與追求,給人以深思和靜心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