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政宣義王公挽歌辭 / 作者:葛立方 |
平生志趣漫無求,蠖屈鄉關七十秋。
不把楞伽堆案上,每將周易置床頭。
天庭綸告榮初命,子舍安車互兩州。
云水俄驚遺寶劍,幽扉欲啟涕橫流。
|
|
致政宣義王公挽歌辭解釋: 《致政宣義王公挽歌辭》是宋代文人葛立方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志趣漫無求,
蠖屈鄉關七十秋。
不把楞伽堆案上,
每將周易置床頭。
天庭綸告榮初命,
子舍安車互兩州。
云水俄驚遺寶劍,
幽扉欲啟涕橫流。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葛立方平生志向的無求無欲,以及他對政治宣義王公的追思和挽歌之情。作者在這七十年的鄉村生活中,不以名利為心,不關心權謀之事,而是將楞伽經文堆放在案頭,將周易經典擺放在床頭,表達了他對于修身養性、研究經典的追求。然而,這樣的生活并未讓他遠離政治,天庭傳來消息,要他去官任,他辭別了家人,安頓好互相扶持的兩州,但仍然難以割舍對寶劍、對榮譽的眷戀,心中涌起悲傷之情,仿佛要打開幽扉,涕淚橫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首先,作者以“平生志趣漫無求”來表達自己不追求世俗名利的心態,他對個人修養和經典文化的追求更勝于政治權謀。其次,通過“楞伽堆案上”和“周易置床頭”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對佛教和道家經典的研究和崇尚,凸顯了他對于修身養性的追求。然而,詩的后半部分展現了作者對于榮譽和權力的內心掙扎,他雖然遠離政治,但對于寶劍和官職仍有眷戀之情。最后兩句“幽扉欲啟涕橫流”,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傷感和眷戀之情。
整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表達了葛立方對政治和人生的思考。他追求修身養性的境界,但又無法完全割舍對權力和榮譽的向往,這種內心的矛盾和掙扎使得這首詩詞富有情感和思想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