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塞子(詠梅) / 作者:葛立方 |
天生玉骨冰肌。
瘦損也、知他為誰。
□寒底、傲霜凌雪。
不教春知。
高樓橫笛試輕吹。
要一片、花飛酒卮。
拚沈醉、帽簾斜插,折取南枝。
|
|
沙塞子(詠梅)解釋: 《沙塞子(詠梅)》是宋代葛立方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梅花的堅韌和不畏嚴寒的品質。這首詩表達了對梅花高潔的贊美,同時也暗示了作者自身的意志和情感。
中文譯文:
天生玉骨冰肌,
瘦弱卻展現出高潔的氣質。
在寒冷的底下,傲然地耐受霜凍和雪雨。
不讓春天得知它的存在。
高樓旁的笛聲試圖輕吹,
仿佛要為它的美麗而歌唱。
像是花瓣飄落在酒杯中。
我愿傾盡心意,陶醉其中。
頭戴斜帽,簾幕斜插,
采摘下南枝上的花朵。
詩意和賞析:
《沙塞子(詠梅)》通過描繪梅花的堅韌生命力和不怕嚴寒的精神,表達了對高潔、堅韌和自信品質的贊美。梅花通常在寒冷的冬季開放,是花中的一股清香,象征著堅韌、堅強、高潔和獨立。詩中的“天生玉骨冰肌”形容了梅花的純潔和堅韌,雖然瘦小卻能在寒冷環境中生長。作者用“知他為誰”暗示梅花的高傲,似乎是在問世人是否了解梅花的真正價值。
詩中的“□寒底、傲霜凌雪”表達了梅花在嚴寒的環境中仍能堅守自己的美麗和尊嚴。梅花傲霜凌雪,不因寒冷而退縮,體現了一種堅毅的生命力。而“不教春知”則暗示梅花在寒冷季節中開放,不與春天的花朵爭艷,展示了梅花獨特的個性和自信。
詩中的“高樓橫笛試輕吹”是作者通過意象的手法,將梅花的美妙與高樓橫笛的音樂相聯系,強調了梅花的高潔和華美。而“花飛酒卮”則表現了梅花的獨特美感,將花瓣飄落比作花瓣飛入酒杯,傳達出一種詩意的情感。
最后兩句“拚沈醉、帽簾斜插,折取南枝”,則寫出了作者對梅花的深深喜愛之情。作者不僅愿意為梅花傾盡心意,陶醉其中,還借此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和欽佩之情。整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高潔、堅韌和獨立品質的向往,同時也反映出作者的情感和審美情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