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 賦崇福荷花,崇福在太原晉溪 / 作者:趙可 |
云房西下,天共滄波遠。
走馬記狂游,正芙蕖、平鋪鏡面。
浮空闌檻,招我倒芳尊,看花醉,把花歸,扶路清香滿。
水楓舊曲,應逐歌塵散。
時節又新涼,料開遍、橫湖清淺。
冰姿好在,莫道總無情,殘月下,曉風前,有恨何人見。
|
|
驀山溪 賦崇福荷花,崇福在太原晉溪解釋: 《驀山溪賦崇福荷花,崇福在太原晉溪》是元代趙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驀然間,山溪邊的崇福荷花,崇福位于太原晉溪。
云房西下,天空與滄波遠離。我騎馬瘋狂地游走,正看著芙蕖在平鋪的鏡面上綻放。站在高空的欄檻上,花香吸引著我,讓我陶醉其中,摘下花朵,沿著清香的路歸去。水面上的楓樹唱著舊曲,應該隨著歌聲的飄散而散去。時節又轉新涼,預料到遍地都是橫湖的清淺。冰的姿態很美,莫說它總是無情的。在殘月的照耀下,在清晨的微風前,有誰能看到我的悲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山溪邊觀賞崇福荷花的情景。詩人騎馬游覽,欣賞著芙蕖盛開的景象,沉醉在花香中,隨后離開。詩中還描繪了秋天的涼爽和冰的美麗,暗示著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孤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和詩人的感受。詩人通過描寫山溪邊的崇福荷花、芙蕖盛開的景象和清香撲鼻的路,將讀者帶入了自然的美妙世界。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天空與滄波的遠離與詩人的狂游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詩人的自由奔放和對美的追求。詩人還通過描述水面上的楓樹和冰的姿態,表達了對漸漸過去的時光和自然變化的思考。最后,詩人以殘月和清晨微風的映照,寄托了自己的悲傷和孤獨,使整首詩詞更加深情而含蓄。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一絲憂郁和孤獨的情感。整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唯美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元代詩人對自然和情感的獨特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