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 作者:葉清臣 |
江水望不極,楊花江面飛。
春風自無定,遠客又言歸。
景勝詩逾老,心冥語亦稀。
從來林下意,為謝北山薇。
|
|
送梵才大師歸天臺解釋: 《送梵才大師歸天臺》是宋代葉清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水望不極,
楊花江面飛。
春風自無定,
遠客又言歸。
譯文:
眺望江水無盡頭,
楊花隨風飛舞江面。
春風自由自在地吹,
遠客再次表達歸心。
詩意:
這首詩以江水和楊花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遠客思鄉的情感。江水似乎沒有盡頭,象征著遠方的歸鄉之路漫長而遙遠。楊花隨風飄揚在江面上,形成了一幅動態的畫面,也表達了遠客內心的不安和歸鄉的渴望。春風吹拂,沒有固定的方向,象征著遠客內心的矛盾和迷茫。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抒發了遠客思鄉的情感。江水和楊花都是常見的自然景物,但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賦予了它們更深層次的意義。江水的無盡頭象征著遠方的歸鄉之路,暗示了遠客的遙遠歸鄉之路。楊花飛舞在江面上,形成了一幅美麗而動態的畫面,表達了遠客內心的不安和對歸鄉的渴望。
詩中的春風沒有固定的方向,暗示了遠客內心的矛盾和迷茫。春風本應是溫暖和煦的,但在遠客心中卻變得無定,無法給予他希望和方向。這種內心的矛盾和迷茫在遠客言歸之時再次被激發和表達出來。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字里行間流露出遠客的情感和思鄉之情。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詩人巧妙地表達了遠客內心的矛盾、迷茫和對歸鄉的渴望。這種表達方式使詩詞更富有意境和情感,讀者也能深入感受到遠客的心境和情感體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