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集賢相公攝事出郊 / 作者:夏竦 |
臺袞承嚴祀,傳呼出禁城。
扢壇將錯事,總駟暫觀耕。
盈止逾周頌,康哉葉舜賡。
滿篝登大穟,首種達初萌。
行馌家為黍,要朋戶捧罌。
川長應萬耦,樹密盡三荊。
有相神休茂,多歡國譽榮。
馀糧充近甸,遺秉富陪京,碓罷春梁熟。
機閑織素成。
休牛鳴笛起,會績遠燈明。
路有遺金在,村無吠犬驚。
熙熙難遍紀,徒仰泰階平。
|
|
和集賢相公攝事出郊解釋: 《和集賢相公攝事出郊》是宋代夏竦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一幅郊外景象,抒發了對和平繁榮的向往和對君主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
臺袞承嚴祀,傳呼出禁城。
臺袞指皇帝,嚴祀表示嚴肅的祭祀儀式。傳呼是指宣召。這句話描繪了皇帝舉行盛大祭祀,出禁城的場景。
扢壇將錯事,總駟暫觀耕。
扢壇是祭祀的臺壇。將錯事表示把祭祀的事務移交給別人。總駟指驛馬。這句話表達了祭祀結束后,皇帝暫時觀看農耕的情景。
盈止逾周頌,康哉葉舜賡。
盈止表示滿足,逾周頌指超越《周頌》。康哉是表示安康的感嘆。葉舜賡是指葉舜舉,是古代賢臣的典范。這句話贊美了皇帝的功德超越了古代圣人,使國家繁榮昌盛。
滿篝登大穟,首種達初萌。
滿篝指燃滿的篝火。大穟是指豐收的稻谷。首種表示率先種植。這句話描繪了農田豐收的景象,寓意國家興盛的開始。
行馌家為黍,要朋戶捧罌。
行馌是指舉行盛大的祭祀,家為黍表示用黍米煮食。要朋戶捧罌是指邀請親朋好友共享美食和美酒。這句話表達了舉國歡慶的氛圍。
川長應萬耦,樹密盡三荊。
川長指河川的流長。萬耦表示農夫。樹密指樹木茂盛。三荊指楚國的三座山。這句話描繪了河川水流長遠,樹木茂盛,山巒壯麗的自然景觀。
有相神休茂,多歡國譽榮。
有相神休茂表示國家吉祥如意,神靈庇佑。多歡國譽榮指國家充滿歡樂,聲譽顯赫。這句話表達了國家繁榮昌盛,受到眾人歡頌和贊譽。
馀糧充近甸,遺秉富陪京。
馀糧指剩余的糧食,充近甸表示供給宮廷。遺秉富陪京是指余糧供應官府。這句話表明糧食充足,國家富足,供給宮廷和官府。
碓罷春梁熟,機閑織素成。
碓罷指石磨停止。春梁熟表示春季的谷物成熟。機閑指織機空閑。織素成表示織造出優質的絲織品。這句話描繪了農田豐收和家庭生活安寧的景象。
休牛鳴笛起,會績遠燈明。
休牛鳴笛起指放牛歸來,慶祝豐收的儀式開始。會績遠燈明表示聚會的熱鬧場面,遠處的燈火輝煌。這句話描繪了豐收后的慶祝活動,展示了國家富庶和人民幸福的景象。
路有遺金在,村無吠犬驚。
路有遺金在指路上有遺失的金錢。村無吠犬驚表示鄉村寧靜安寧,沒有犬吠擾亂。這句話表達了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的狀態。
熙熙難遍紀,徒仰泰階平。
熙熙表示繁榮昌盛,難遍紀表示難以完全記錄。徒仰指仰望,泰階平指君主的寶座。這句話表達了社會的繁榮和君主的威望,難以用言語盡述。
通過這首詩詞,夏竦描繪了一個和平繁榮的景象,展現了宋代社會的富庶和安定。詩詞中充滿了對皇帝和國家的贊美,贊頌了皇帝的功德和智慧,以及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同時,詩詞也表達了對農田豐收和家庭安寧的向往,展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詞旋律優美,用詞精煉,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現了夏竦對和平繁榮社會的向往和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