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御制硯歌 / 作者:夏竦 |
南方潛璞出寒溪,沉沉紫蔚凝堅姿。
兩信肖像磨礱異,三趾承琢飾奇。
銀帶參華貢雙闕,玉蟾分滴潤圓池。
微波澄淡當晴景,旌旗半浸龍蛇影。
輕浮春絮拂犀干,微動日華明綺井。
蕊簡交輝九禁深,玉枝斜照中宵永。
列璇臺兮今得地,邇清光兮葉靈契。
宣絲旨兮揚圣謨,贊云章兮熙睿志。
彌彰盛德冠生民,務以文明化兆人。
|
|
奉和御制硯歌解釋: 《奉和御制硯歌》是宋代夏竦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描寫硯臺為主題,表達了對硯臺的贊美和對文明化的期望。
硯臺被描繪成南方山中的一塊珍寶,它沉穩堅實,色澤深沉如紫蔚。它的形狀與普通的硯臺不同,有兩個硯槽,仿佛是兩只相互磨礪的動物。而硯臺的底部則雕刻著三只足,裝飾獨特奇異。硯臺上系著銀帶,猶如參與朝廷的盛典,雙闕威嚴。硯臺中的水池晶瑩如玉,微波蕩漾,清澈明亮,猶如晴朗的景色。旌旗掛在水中,仿佛龍蛇的影子正在水中留下半截。
春天的輕風吹過,帶起了飛舞的柳絮,拂過硯臺的表面。陽光照射下,硯臺閃爍著明亮的光芒,宛如日光照耀下的綺麗井水。硯臺被雕刻得精美細致,細節交輝生輝,仿佛有著九重禁地的神秘深邃。玉枝的傾斜照耀下,硯臺始終散發著華麗的光芒,宛如中秋之夜的永恒。
硯臺終于找到了它應有的位置,被列在玉璇臺上,仿佛找到了自己的歸屬。它與清光相得益彰,猶如葉子與樹木的靈契。它傳遞著君王的旨意,揚揚圣明的謀略,稱贊著云章的熙熙睿智。硯臺的存在彰顯了盛德,成為引領人民文明化的象征。
這首詩詞通過對硯臺的描寫,表達了對文明化的向往和推崇。硯臺象征著文化和智慧的積淀,它的珍貴和獨特之處體現了文明的價值。詩人希望通過文明的力量,引導人民向著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促進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的幸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