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鶴樓歌 / 作者:夏竦 |
城上危樓高縹緲,城下澄江復(fù)相繞。
有時漾影入中流,俯看魚游仰飛鳥。
近樓多少未行舟,滿江落花灑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登樓對酒彈箜篌。
大別山頭白云起,金口渡邊雨如洗。
半鉤新月上孤城,還照高樓與江水。
晴江依舊瀉潯陽,橫鶴無由歸故鄉(xiāng)。
一聲玉笛起何處,燕撲闌干花影長。
|
|
黃鶴樓歌解釋: 《黃鶴樓歌》是宋代詩人夏竦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黃鶴樓的壯麗景色,以及樓上觀賞江景、彈奏箜篌的閑適情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鶴樓歌》中文譯文:
城上危樓高縹緲,
城下澄江復(fù)相繞。
有時漾影入中流,
俯看魚游仰飛鳥。
近樓多少未行舟,
滿江落花灑汀洲。
人同江狎不怕浪,
登樓對酒彈箜篌。
大別山頭白云起,
金口渡邊雨如洗。
半鉤新月上孤城,
還照高樓與江水。
晴江依舊瀉潯陽,
橫鶴無由歸故鄉(xiāng)。
一聲玉笛起何處,
燕撲闌干花影長。
詩意和賞析:
《黃鶴樓歌》以黃鶴樓為背景,以生動的詞句描繪了樓上樓下的景色和情景。首先,詩人描述了城上危樓高聳入云,城下的澄江曲折環(huán)繞,形成了壯麗的景象。詩中提到時而水波蕩漾,將樓影映入江中,讓人俯瞰魚游和仰望飛鳥。這些描繪增添了自然景色的美感和生動性。
接著,詩人寫到近樓處往往沒有船只行駛,滿江的落花灑在汀洲上。這里表現(xiàn)了江上的寧靜和寂寥,也凸顯了黃鶴樓的高處離塵世的孤傲。詩人與江水相伴,不畏波濤,登上樓閣,與友人對飲,彈奏箜篌。這種閑適自得的情境表達(dá)了詩人對自然和詩意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的描寫則將視角轉(zhuǎn)移到大別山和金口渡,表現(xiàn)了山雨欲來的氣象和半月照耀下孤城的景象。通過描繪山川與樓閣的交融,詩人展示了大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最后兩句詩以晴江瀉潯陽為背景,描述了橫鶴無法回歸故鄉(xiāng)的情景。最后一句則以玉笛聲起和燕在闌干上撲動的花影為結(jié)尾,給予整首詩以柔和的音樂和畫面。
總的來說,夏竦的《黃鶴樓歌》通過對黃鶴樓及其周邊景色的描繪,展示了自然山川與人文建筑的美妙融合,表達(dá)了對自然和閑適生活的向往,營造出一種唯美而寧靜的意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