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李殿院知防州 / 作者:夏竦 |
屈草聯芳映法冠,亭亭風度聳朝端。
一麾出守秦城近,千里班春漢詔寬。
引道畫旗迎馬重,褰帷霜簡照人寒。
都門回首多離緒,寶瑟凄風別酒闌。
|
|
送李殿院知防州解釋: 《送李殿院知防州》是夏竦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送李殿院去知防州,
曲草婆娑映法冠。
威風凜凜聳朝朝,
一揮手,守秦城近。
千里班行漢詔寬,
引路旗幟迎重臣。
帷幕褰開霜簡照,
人寒風凄別酒闌。
回首都門離思多,
寶瑟凄涼別離難。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夏竦送李殿院去知防州的場景。詩中描繪了春草低垂、青翠欲滴的景象,表達了李殿院振奮風度、威嚴凜凜的形象。夏竦描述了李殿院出發的場景,一揮手,李殿院就要離開,守衛秦城的距離近在眼前。李殿院奉命千里赴任,但得到了皇帝寬厚的詔令。伴隨著重臣們引路的旗幟,他踏上了旅途。夏竦以帷幕褰開、霜簡照人的描寫,表達了別離時人們內心的寒冷和凄涼。最后,夏竦回首看著李殿院離去的都門,心中充滿了離別的思緒,如同彈奏著凄涼的寶瑟,悲傷而難以割舍。
賞析:
《送李殿院知防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離別的情緒和人生的無常。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詩詞充滿了意境和感情。詩中以春草低垂、青翠欲滴的景象,暗示著離別的悲涼。李殿院的風度凜凜、守城的威嚴形象,凸顯了他的職責和使命感。詩人通過描繪李殿院的離別場景,表達了離別時人們心中的傷感和錯綜復雜的情緒。最后的回首之處,夏竦以寶瑟凄涼的比喻,將離別的凄楚情感深化,讓讀者感受到別離的痛楚和無奈。
這首詩詞既展示了宋代社會的官員離任、出使的情景,也反映了人們面對離別時的情感體驗。它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場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象征手法,抒發了詩人對離別和人生無常的思考和感受。整首詩詞情感真摯,寓意深刻,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