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牡丹 / 作者:夏竦 |
云罩觚棱斗影寒,一叢香壓玉欄干。
東皇用意交裁剪,留待君王駐蹕看。
|
|
詠牡丹解釋: 《詠牡丹》是宋代夏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云罩觚棱斗影寒,
一叢香壓玉欄干。
東皇用意交裁剪,
留待君王駐蹕看。
中文譯文:
朵朵云層罩住了牡丹的花蕾,使得它們的影子更加寒冷。
一簇簇花朵的香氣壓得玉欄低垂。
東皇(古代傳說中的神靈)的用意是要剪裁這些牡丹花,
留待君王駐足駐蹕觀賞。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詠史的方式表達了對牡丹花的贊美和敬畏之情。詩人通過形象的描繪,展示了牡丹花的美麗和高貴。詩中的“觚棱斗影寒”形容云層罩住了牡丹花蕾的景象,給人以神秘和冷峻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牡丹花的珍貴和獨特之處。而“一叢香壓玉欄干”則通過婉轉的語言表達了牡丹花香的濃郁和花朵的繁盛,使人感受到花朵的壯美和香氣的彌漫。
在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了東皇的用意,暗示了牡丹花的重要性和珍貴性。東皇是古代神話中的一位重要神靈,他的“裁剪”行為象征著對牡丹花的精心修剪和呵護。這種象征性的修剪不僅是為了保持花朵的美麗,更是為了讓君王能夠親自駐足欣賞,顯示了牡丹花在古代皇宮中的尊貴地位和君王對其的喜愛。
整首詩通過對牡丹花的描繪和贊美,展示了牡丹花的高雅和壯美,同時也透露出對古代文人士人物的向往和對皇權的贊揚。通過對自然界事物的描寫,詩人抒發了自己對美的追求和對理想世界的向往,同時也表達了對當時政治體制的向往和對皇權的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