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鑒湖晚望 / 作者:夏竦 |
新霜脫衰葉,寒日下疏蓬。
岸細低疑盡,波平闊似空。
橋通越谿水,帆帶剡川風。
何處鳴簫鼓,叢祠杳靄中。
|
|
鑒湖晚望解釋: 《鑒湖晚望》是宋代詩人夏竦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鑒湖晚望
新霜脫衰葉,寒日下疏蓬。
岸細低疑盡,波平闊似空。
橋通越谿水,帆帶剡川風。
何處鳴簫鼓,叢祠杳靄中。
譯文:
初霜使衰敗的葉子脫落,寒日下照耀著稀疏的蓬草。
湖岸的細沙低垂,看起來仿佛沒有盡頭,波浪平靜開闊,宛如一片空曠。
橋橫跨在深谷之上,帆船迎著剡川的風飄蕩。
鼓簫的聲音從何處傳來?神秘的廟宇隱沒在蒼茫的遠處。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以寫景的手法描繪了夕陽西下時的鑒湖景色。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一種凄涼的氛圍。詩人以新霜脫落衰葉、寒日下疏蓬的景象,形容了秋天的凋敝和冷寂。岸邊的細沙低垂,波浪平靜開闊,給人以無邊無際的空曠感。詩中的橋橫跨在谷中,帆船在湖面上飄蕩,增添了一絲動感和生機。而詩末的鳴簫鼓與叢祠杳靄中的描寫,則給人以神秘而遙遠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展現了秋天的凋敝和湖光山色的遼闊,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觀察,詩人傳達了對人生無常和寂寞的思考,帶給讀者一種深邃的意境。整首詩抓住了秋日傍晚的特殊氛圍,以細膩的筆觸和深沉的意境,讓人在閱讀中感受到自然與人情的交融和思考的啟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