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鳳 / 作者:夏竦 |
千仞翱翔覽德輝,成湯解網四靈歸。
梧桐欲下還驚去,悄悄饑鷹掠樹飛。
|
|
詠鳳解釋: 《詠鳳》是宋代詩人夏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仞高飛覽德輝,
仿佛成湯解網回。
梧桐欲降驚猶去,
饑鷹悄悄掠樹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只鳳凰的形象。鳳凰是神話中的神鳥,象征著吉祥、美好和不朽。詩人通過鳳凰的形象,表達了對高尚德行和卓越才能的贊美。
賞析:
詩詞開篇描繪了鳳凰高飛的壯麗景象,千仞高飛暗示鳳凰的翱翔能力非凡,德輝則指代其優秀的品德。成湯解網四靈歸,這句表達了鳳凰能夠解救四靈(四方靈獸)并帶領它們歸于安寧之境。
接下來的兩句,梧桐欲下還驚去,饑鷹悄悄掠樹飛,描繪了鳳凰的敏捷和靈活。梧桐是鳳凰常常棲息的樹木,鳳凰欲降卻又驚起,展現了其高潔自尊的特質。而饑鷹掠樹飛,形象生動地描述了鳳凰在追求食物時的機敏和迅捷。
整首詩詞通過鳳凰的形象,表達了對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贊美。鳳凰作為神鳥,具有超凡的能力和尊貴的地位,象征著美好、吉祥和不朽。夏竦通過對鳳凰形象的細膩描繪,展示了自然界中的至高存在,以及對美和偉大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展示了鳳凰的形象和特質,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