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陽不見菊次諸公韻 / 作者:朱翌 |
我圃黃花晚,君行不下輿。
屏居甘寂寞,佳節愧空疏。
小待西風急,頻游夏屋渠。
開時即重九,那恨子來徐。
|
|
重陽不見菊次諸公韻解釋: 《重陽不見菊次諸公韻》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繪秋日景色和表達詩人思念之情為主題,通過對菊花和重陽節的描寫,傳達了詩人對友人不在身邊而感到寂寞和孤獨的心情。
詩詞中的黃花代表著秋天的景象,而夕陽下的黃花更顯得美麗動人。詩人形容自己的花園中黃花盛開,暗示著秋天已經來臨。然而,他的朋友卻因某種原因無法前來,他們的輿車沒有到達。這種對朋友的期待和思念使得詩人感到孤獨和寂寞。
詩人自稱“屏居”,意味著他過著隱居的生活,與世隔絕。他在佳節時節感到愧疚,因為他無法與朋友共度重陽節這一重要的傳統節日。他的寂寞和空虛顯然與他的屏居生活有關。
詩中提到了西風急促,意味著秋風漸緊,天氣漸冷。詩人在這樣的季節里等待著朋友的到來。他頻繁地游走于夏屋渠邊,可能是為了打發時間、尋找慰藉,或者期待著友人的到來。
最后兩句是對重陽節的提及。詩人心懷遺憾,因為他無法與朋友共享這個特殊的節日。他表達了對友人未能來訪的遺憾之情,希望友人能盡快到來。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表達詩人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傳達了一種孤獨、寂寞和遺憾的情緒。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將自己的情感與周圍的環境相融合,表達了內心的感受。這種情感的交融使得詩詞更富有情趣,也讓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