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江東王端明 / 作者:朱翌 |
德人大江南,壺歌溫玉帳。
三歲豐年玉,民倚嵩華壯。
政碑滿七尺,賜蓋高一丈。
平生詩有聲,行與李杜抗。
余力到行草,妙合晉人樣。
如此不賜環,頗復辜眾望。
前時幕下生,今作倚門骯。
故動還遠思,一放清江漲。
身如龜甲卷,書自魚乙放。
南風造新涼,爽氣來疊嶂,壺觴得自引,茵鼎保無恙。
原公介厚禨,中卣調秬鬯。
|
|
寄江東王端明解釋: 《寄江東王端明》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德高望重的人在大江南岸,
壺歌溫暖了玉帳。
三年豐收的歲月有如美玉,
人民依賴著嵩華山的壯麗景色。
政績在碑上記錄滿了七尺,
賜予的蓋子高達一丈。
一生創作的詩歌有聲音,
與李白、杜甫的作品相媲美。
我用余力書寫行草字體,
巧妙地結合了晉朝文人的風格。
然而,這樣的表現沒有得到嘉獎,
頗有些辜負了眾人的期望。
從前在幕府下為官,
如今卻成了門外漢。
因此,我不禁動起遠思之情,
一放眼望清澈的江水漲潮。
身如龜甲般卷曲,
書卷自由地隨魚游蕩。
南風帶來了新鮮的涼意,
清爽的氣息穿過疊嶂山巒,
壺觴自斟自飲,
茵葺鼎保持完好無損。
原公對我十分厚待,
中卮中盛著調和的美酒。
這首詩詞以寫景抒懷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詩人以寄托的方式向江東的王端明表達自己的心情。在描繪大自然和政績的同時,詩人也自我陶醉于自己的創作成就和與李白、杜甫等大詩人齊名的地位。然而,他也表達了對于自己才華未得到充分賞識的遺憾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最后,詩人以自然景物和酒宴的描寫,寄托了對友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現了朱翌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理想追求的渴望,同時也融入了對自然和友誼的贊美。通過對詩人情感和境遇的描繪,以及對自然景物和酒宴的描寫,詩詞傳遞出一種豁達、自由和追求美好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