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劉太真碑 / 作者:朱翌 |
袞衣華藻刻堅珉,下馬來尋剝蘚痕。
斷畫豈如弦可續,闕文猶冀石能言。
鬣村故址今仍在,螭首遺蹤碎莫存。
欲較智愚三十里,又飛絲鞚過前村。
|
|
讀劉太真碑解釋: 《讀劉太真碑》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作者讀劉太真碑所感受到的情景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華麗的袞衣上刻著堅固的珉玉,我下馬尋找被剝落的青苔痕跡。斷裂的圖畫怎能像琴弦一樣續接,我還期望石頭能夠說話。鬣村的舊址至今仍在,螭首的殘跡已經破碎不存。我想要比較智慧和愚昧的距離,卻又像飛絲一樣越過前方的村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寫作者讀劉太真碑為主線,表達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和對智慧與愚昧的反思。詩中的袞衣華藻和堅珉象征著劉太真碑上的裝飾和堅固,展現了歷史的輝煌和堅定。作者下馬來尋找剝蘚痕跡,意味著他渴望尋找歷史的痕跡和真實。然而,斷裂的圖畫無法續接,闕文無法借石頭說話,暗示著歷史的殘缺和無法還原的局限。鬣村故址雖然仍在,但螭首的殘跡已經破碎不存,象征著歷史的遺失和時間的摧殘。作者想要比較智慧和愚昧的距離,但卻像飛絲一樣越過前方的村莊,暗示著智慧和愚昧之間的界限模糊和難以捉摸。
這首詩通過描繪劉太真碑和對歷史的思考,抒發了作者對歷史和智慧的思索之情。同時,通過袞衣華藻、剝蘚痕、斷畫、闕文和鬣村等意象的運用,詩中展現了歷史的輝煌、殘缺和遺失,以及智慧與愚昧之間的模糊和難以捉摸。整首詩意蘊深遠,引發讀者對歷史和人生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