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園月夜竹影滿堂 / 作者:朱翌 |
良夜天徹幕,林間月如篩。
解與竹傳神,月娥真畫師。
東坡元不死,鶴駕相追隨。
羽氣未掃除,戲筆聊一麾。
調和水墨勻,幻出虬龍枝。
圖成不掛壁,擲地容俯窺。
欲進復小卻,尚慮鞋底泥。
|
|
西園月夜竹影滿堂解釋: 《西園月夜竹影滿堂》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月夜的景象,以及詩人對自然與藝術的贊美和思考。
詩詞通過描寫夜晚的美景,展示了一個寧靜而清澈的夜晚。天空清亮,月光透過竹林的縫隙灑下,仿佛經過了竹子的過濾,映照在四周的空間中。這種景象讓人感到如夢似幻,又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畫作。詩人將竹子與月亮相比,認為竹子傳達了月亮的神秘之美,而月亮則是一位真正的畫師。
詩中提到了東坡元,指的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蘇軾,他以其才華橫溢和藝術造詣聞名。詩人表示,即使蘇軾已經去世,他的精神仍然存在于世間。蘇軾乘鶴而去,而月亮則如同鶴駕般地追隨著他,象征著文人境界的超脫和追求。詩人把這種追隨的意境與自己的創作相聯系,表示自己的詩文雖然不能與蘇軾相比,但仍然懷著對藝術的熱忱。
詩詞中還提到了水墨和虬龍枝,這是藝術的象征。詩人將水墨的調和比喻為畫家運用顏料的技巧,而虬龍枝則象征著繪畫中的生動和變化。詩人希望自己的創作能夠達到水墨調和的境界,展現出虬龍枝般的生動。
最后幾句詩表達了詩人在創作過程中的糾結和猶豫。他想要進一步探索,但又擔心自己的創作可能會受到批評或質疑。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達到完美的境界,但又擔心自己的作品可能會被貶低。這種糾結體現了詩人對自己創作的追求和對他人評價的擔憂。
《西園月夜竹影滿堂》通過描繪月夜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藝術的贊美和思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展現出詩人對藝術追求的熱情和對自我表達的猶豫。整首詩詞流暢而意境深遠,讓人感受到詩人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