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詠慈溪普濟寺古松 / 作者:朱翌 |
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
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
懷抱凌云上,規模偃蓋同。
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為龍。
|
|
詠慈溪普濟寺古松解釋: 《詠慈溪普濟寺古松》是宋代朱翌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詩詞《詠慈溪普濟寺古松》
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
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
懷抱凌云上,規模偃蓋同。
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為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慈溪普濟寺中古老的松樹。詩人以寺廟為背景,通過描述它的環境和景觀,表達了對古老松樹的贊美和敬仰之情。
賞析:
詩的第一句“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暗示了普濟寺的莊嚴和歷史淵源。釋子宮指釋迦牟尼的道場,表明這座寺廟承載著佛教的傳承。第二句“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表達了詩人對松樹的期待,希望它能超越凡俗的局限,具有更加崇高的品質。詩中的“老松公”指的是松樹,將其擬人化,賦予了它一種尊貴和長壽的形象。
接下來的兩句“懷抱凌云上,規模偃蓋同”描繪了松樹高大挺拔的形象。它們象征著松樹的雄偉和威嚴,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松樹的景仰之情。最后兩句“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為龍”暗示了松樹的頑強和生命力。松樹常常被認為是吉祥長壽的象征,而龍則象征著神奇與力量。詩人提醒人們要珍惜這棵古老的松樹,防止它在雷雨的時刻失去生機,蛻變為龍。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慈溪普濟寺中的古松,通過贊美松樹的高大、威嚴和生命力,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增強了松樹的形象,使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松樹的深深喜愛和仰慕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