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月十四夜月分韻明字 / 作者:朱翌 |
澹澹煙覆渚,嗚嗚角收聲。
白毫萬丈光,下注千山傾。
良夜三五時,玉樓十二城。
皇天老眼開,碧湛雙瞳晴。
窺我讀書窗,徘徊到天明。
,我從樹頭來,挾我入太清。
飛螢轉蒿叢,熠燿徒營營。
露氣下庭宇,秀爽凌冠纓。
以茲無盡景,對此不平鳴。
不如使云遮,寂歷忘吾情。
|
|
七月十四夜月分韻明字解釋: 《七月十四夜月分韻明字》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夜的月色,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致的贊美和內心情感的表達。
在這首詩中,詩人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勾勒出夜晚的景色。煙霧輕輕地覆蓋在水面上,角鳥的鳴叫聲漸漸消失。明亮的月光如同白色的細毫一樣,照亮了大地,仿佛所有的山巒都傾瀉而下。這是一個宜人的夜晚,三五時分,玉樓上的城市在靜謐中顯得格外美麗。皇天似乎是一位年邁的智者,睜開了碧湛的雙眼,天空晴朗無云。詩人透過窗戶窺視著讀書的景象,直到天明徘徊不去。
詩人以自然景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他形容自己如同從樹頂飛來,被夜晚的寧靜帶入太清的世界。飛舞的螢火蟲在茂密的草叢中轉動,閃爍的光芒如同繁星一般。夜露灑落在庭院中,清爽的涼意撲面而來,宛如高聳的冠纓。面對這無盡的美景,詩人感到不平凡,他希望用云彩遮掩這一切,使得內心的寧靜不再被打擾。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了夏夜的美景,展示了自然的壯麗和內心情感的共鳴。通過描寫細膩的景色和情感的交融,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內心平靜的向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美好的氛圍,給讀者帶來了視覺和心靈上的愉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