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晴步謁楊令於烏龍寺 / 作者:朱翌 |
舉頭廓廓見晴虛,山色秋光得自如。
杖履可行三里近,斧斤不赦萬松疏。
上人坐設刀圭飲,乃祖家無擔石儲。
語罷寒溫晚歸去,相逢慶不問遷除。
|
|
晚晴步謁楊令於烏龍寺解釋: 《晚晴步謁楊令於烏龍寺》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晴朗的秋日景色,以及詩人在烏龍寺與楊令相見的情景。
詩詞中的譯文:
抬頭眺望,廣闊的天空明澈虛無,
山色融入秋光,自然而然地展現。
拄著杖行走,距離烏龍寺不過三里,
斧斤砍伐不容忍,萬松疏落稀疏。
上人坐在那里,擺放著刀和圭杯,享受飲酒,
祖先的家族并沒有擔負石儲。
交談結束,寒暖的晚風吹拂,我準備歸去,
相逢的喜悅,無需問及遷移和除去。
這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寫,傳達出寧靜、寬廣和喜悅的情感。整首詩以崇山峻嶺的烏龍寺為背景,將秋天的山色與晴朗的天空相融合,表現出自然景色的美麗和恢宏。詩人行走在山間,描繪了松樹疏落的景象,這種景色給人以寧靜和放松的感受。
詩中的"上人"指的是楊令,他在烏龍寺中坐著享受飲酒,詩人與他交談之后,感受到了歸去的喜悅。詩人提到楊令的祖先沒有積蓄石儲,可能是在表達人們不貪戀物質財富的心態,更加注重內心的寧靜和歡樂。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和人物情感交融,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簡潔的語言,詩人表達了對大自然和人際交往的贊美,呈現出一種平和淡泊的生活態度。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寧靜、喜悅和對自然之美的領悟,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對于內心世界的追求與滿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