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俗十二首 / 作者:劉子翚 |
愚氓擾潢池,囏難亦常態。
簪紳有包藏,事異吁可怪。
豺聲久伺亂,鯨戮終何悔。
游言張兇焰,巧諜移機會。
初如孵殼微,跐踐悉糜碎。
養成羽翮雄,飛掣鞲繩外。
剪鋤淹歲月,螫毒彌疆界。
向來詰端由,罪白不容蓋。
南冠囚載路,東市誅其最。
隆寬俗與新,僥幸汝勿再。
|
|
論俗十二首解釋: 《論俗十二首》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當時社會的種種丑惡現象,表達了作者對社會風氣的不滿和對各種俗世之事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愚氓擾潢池,囏難亦常態。
無知的百姓擾亂了潢池(指社會秩序),混亂常態化。
簪紳有包藏,事異吁可怪。
有地位的士人隱藏自己的私利,奇怪的事情頻頻發生。
豺聲久伺亂,鯨戮終何悔。
豺狼的聲音久久地等待著混亂,大鯨被屠殺后又何悔悟。
游言張兇焰,巧諜移機會。
流言蜚語散布惡劣氣氛,奸細挪移機會。
初如孵殼微,跐踐悉糜碎。
剛開始像孵化的小鳥脆弱無力,被踐踏得粉碎。
養成羽翮雄,飛掣鞲繩外。
長大后展翅高飛,沖破束縛。
剪鋤淹歲月,螫毒彌疆界。
割除雜草埋沒了歲月,毒害蔓延遍布疆界。
向來詰端由,罪白不容蓋。
一直以來紛爭的根源,罪惡無法掩蓋。
南冠囚載路,東市誅其最。
帶著尊貴的冠冕被囚禁在路上,東市處決最多。
隆寬俗與新,僥幸汝勿再。
盛世繁榮和庸俗新風,幸運的人請勿再犯。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形象和抒發的語言,揭示了宋代社會的黑暗面和種種不公與腐敗現象。作者對于社會現實的無奈和憤慨貫穿全詩,他對愚昧無知的群眾、道貌岸然的士人、流言蜚語的蔓延、不公正的刑罰等現象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詩詞所表達的詩意是呼喚社會改革,呼吁人們遠離俗世之事,追求真理和正義。通過對社會丑惡的揭露和批判,作者試圖喚起人們的警覺,希望社會能夠邁向更美好的未來。整首詩詞以悲憤的情緒貫穿,語言犀利而有力,給人以強烈的沖擊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