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俗十二首 / 作者:劉子翚 |
村南井欲乾,曉汲盈瓢濁。
飲濁不足言,奈此田畝涸。
咿啞龍骨響,煥爛陽烏虐。
良農(nóng)無他營,辛苦事東作。
春苗何蔥芊,秋刈何稀薄。
我雖食不余,念彼心不樂。
乞靈走群祀,晚電明霍霍。
屯膏竟未施,天意自難度。
|
|
論俗十二首解釋: 《論俗十二首》是劉子翚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給出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村南井欲乾,
曉汲盈瓢濁。
飲濁不足言,
奈此田畝涸。
咿啞龍骨響,
煥爛陽烏虐。
良農(nóng)無他營,
辛苦事東作。
春苗何蔥芊,
秋刈何稀薄。
我雖食不余,
念彼心不樂。
乞靈走群祀,
晚電明霍霍。
屯膏竟未施,
天意自難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村莊南邊的井欲要干涸,
清晨汲水,瓢里盈滿的水渾濁。
喝下這渾濁的水,難以言表,
但這片田地卻枯涸干燥。
咿啞的龍骨響起,
耀眼的陽光殘暴地照耀。
勤勞的農(nóng)民無休止地努力,
辛苦地從事東方的工作。
春天的幼苗何其茂盛,
秋天的收獲卻如此稀薄。
盡管我吃的并不富余,
但我心中卻無法快樂。
祈求靈感,參加眾人的祭祀,
晚上的電光明亮閃爍。
積存的財富最終未能施展,
天意自己很難評判。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鄉(xiāng)村的荒涼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農(nóng)民艱苦勞作和生活困境的思考和關(guān)切。井水干涸、田地枯燥,象征著農(nóng)民勞作的辛苦和收成的不易。詩中的陽光和電光,以其耀眼的形象,襯托出農(nóng)民的辛勤勞作和對豐收的期盼,但最終仍然無法擺脫命運的束縛。詩人對于自身貧困境遇的反思和對農(nóng)民的同情,使這首詩詞充滿了對社會現(xiàn)實的思考和對生活困境的感慨。
這首詩詞使用了質(zhì)樸的語言,富有意境和感情色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農(nóng)民的贊頌和對社會現(xiàn)實的反思,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人性的關(guān)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