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尚書挽詩二首 / 作者:劉子翚 |
國步多艱棘,忠誠誓翼扶。
據鞍方矍鑠,罵賊已含糊。
義在光惇史,人亡失壯圖。
因公感家世,憤氣欲吞胡。
|
|
呂尚書挽詩二首解釋: 《呂尚書挽詩二首》是劉子翚創作的一首宋代詩詞。該詩描繪了國家處境的艱難和詩人對國家的忠誠和憤怒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
第一首:
國家步履蹣跚,充滿艱難困苦,
我發誓要輔佐國家,忠誠不渝。
據馬鞍之上,我目光炯炯有神,
已經開始咒罵敵賊,口齒含糊不清。
我心中的義氣與光榮,
因為歷史記載著純正的忠誠。
當人民失去壯志豪情,
我仍然為國家的利益而感到憂慮。
內心充滿憤怒,準備吞噬敵胡。
第二首:
國家陷入危機,多個艱難險阻,
我堅定地發誓要扶持國家,忠誠不渝。
我作為一位官員,感受到了國家的使命,
即使人亡國破,我也不會放棄壯志。
因為我深知,公職之責與家族世代相傳,
我內心充滿了憤怒,準備吞噬敵胡。
詩意和賞析:
《呂尚書挽詩二首》一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困境的關切和自己對國家的忠誠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國家步履蹣跚、充滿艱難困苦的景象,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擔憂。詩中的"我"寄托了忠誠和赤誠的情感,發誓要輔佐國家,不遺余力。
詩人通過"據馬鞍之上"的描寫,展現了自己的堅定和決心。他已經開始咒罵敵賊,雖然口齒含糊不清,但這體現了他內心的憤怒和沖動。詩人的義氣與光榮在歷史中永存,他意識到即使人民失去了壯志豪情,他仍然為國家的利益而憂慮。
第二首詩中,詩人加強了自己的決心和使命感。他明確表示自己作為一位官員,肩負著扶持國家的責任,并將這份責任視為家族世代相傳的使命。詩人內心充滿了憤怒,準備吞噬敵胡,表達了對國家安寧的渴望和對敵人的憤恨。
整首詩詞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自己對國家的忠誠之情。詩人堅定的決心和憤怒的情感,彰顯了他作為一位忠誠的官員和愛國者的責任感。這首詩詞通過深情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國家的忠誠與擔憂,以及他為國家前途而奮發圖強的決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