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陽鐘二首 / 作者:劉子翚 |
景陽鐘動曉寒清,度柳穿花隱隱聲。
三十六宮梳洗罷。
卻吹殘燭待天明。
|
|
景陽鐘二首解釋: 《景陽鐘二首》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描繪了景陽鐘的動靜與清寒的早晨氛圍,以及女宮妃子起床后的場景。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景陽鐘二首》中文譯文:
景陽鐘動曉寒清,
度柳穿花隱隱聲。
三十六宮梳洗罷,
卻吹殘燭待天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景陽鐘的聲音為引子,描繪了一個寒冷的清晨景象。景陽鐘是古代宮廷中的鐘鼓之一,用于報時。作者通過鐘聲的動靜,表達了清晨的寧靜和涼爽。
"度柳穿花隱隱聲"這句意味著柳樹的枝條隨著微風搖曳,發出隱約的聲音。這種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清晨微風的輕揚和柳樹的婉轉。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宮廷內妃子們起床后的景象。"三十六宮梳洗罷"意味著三十六個宮室中的妃子們已經完成了梳洗和打扮。這里的"三十六宮"指的是宮廷內的妃子們,數目之多形容了宮廷的龐大。這一描寫暗示了妃子們早起的勤勞和宮廷生活的繁忙。
最后兩句"卻吹殘燭待天明"描述了妃子們在清晨等待天亮的情景。殘燭的燈光映襯下,她們靜靜地等待著黎明的到來。這樣的描寫展示了妃子們的守望和期待,同時也暗示了她們對新一天的期待和希望。
整首詩通過對景陽鐘聲、柳樹聲、妃子起床和守候的描繪,展現了一個宮廷清晨的靜謐與喧囂。通過細膩的描寫,讀者可以感受到這個特殊時刻的氛圍,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宮廷生活的關注和對黎明的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