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溫其種竹詩 / 作者:劉子翚 |
種竹應須我輩人,茅檐對此可忘貧。
欹風帶雨看無厭,淡夜寒綃畫不真。
青女侵凌余瘦節,籜龍盤屈更分身。
會裁一管招鳴鳳,千畝何須羨渭濱。
|
|
次韻溫其種竹詩解釋: 詩詞:《次韻溫其種竹詩》
溫其種竹應須我輩人,
茅檐對此可忘貧。
欹風帶雨看無厭,
淡夜寒綃畫不真。
青女侵凌余瘦節,
籜龍盤屈更分身。
會裁一管招鳴鳳,
千畝何須羨渭濱。
中文譯文:
種竹的事情應該由我們這一輩人來做,
茅檐下觀賞竹子的美景,可讓人忘卻貧困。
斜風帶著雨水,觀賞竹子沒有厭倦之感,
淡淡的夜色中,寒冷的細雨灑在輕紗上,畫面卻顯得不真實。
青翠的竹子侵襲了我瘦弱的身軀,
竹葉像龍一樣盤旋曲折,更顯得靈動多變。
我將裁剪一段竹管,以引來鳴鳳的聲音,
為何還需要羨慕渭濱那千畝的竹海呢?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劉子翚的作品,以種竹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
首先,作者強調了種竹應該由我們這一代人去承擔,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責任感。他說茅檐下觀賞竹子的美景,可以讓人忘卻貧困,這種觀點體現了作者對竹子的贊美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詩中描繪了欹風帶雨的情景,作者觀賞竹子的時候沒有感到厭倦,這表達了他對竹子的無盡喜愛和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著,作者以淡夜的寒冷為背景,描寫了竹葉在寒綃中的畫面。他說畫面不真實,可能意味著作者認識到世界的表象與內在的真實之間的差異,啟示人們要超越表面現象去尋找真實的美。
下一節詩中,青女侵凌余瘦節,籜龍盤屈更分身,表達了竹子的生命力和靈動性。竹子彎曲的身姿和盤旋的竹葉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個人的柔韌與堅韌。
最后兩句詩,作者表示他將裁剪一段竹管,以引來鳴鳳的聲音。這體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竹子的藝術創造力。他說千畝竹海不值得羨慕,暗示了在小小的一段竹管中,也能體現出無限的美與價值。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生活的獨立見解,認為人們不應該盲目追求外部的名利,而是應該在有限的條件下發揮自己的才華和智慧。
整首詩以種竹為線索,通過描繪竹子的美麗和生命力,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追求美的理解。同時,詩中融入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社會裁一管招鳴鳳,
千畝何須羨渭濱。
中文譯文:
我將裁剪一段竹管,以引來鳴鳳的聲音,
為何還需要羨慕渭濱那千畝的竹海呢?
詩意與賞析:
這兩句是《次韻溫其種竹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竹子的創造力和對虛榮的反思。
作者表示他將裁剪一段竹管,通過吹奏竹管引來鳴鳳的聲音。這里的鳴鳳可以理解為美好的事物或藝術創作的象征,竹管則是作者實現自己創造力的工具。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創作的渴望,同時也傳達了他對竹子的敬重,將竹子與藝術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最后一句詩問道,為何還需要羨慕渭濱那千畝的竹海呢?渭濱指的是古代著名的竹海景觀,因其廣闊壯觀而令人羨慕。但作者用反問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認為一個小小的竹管所創造的美與價值已經足夠,不需要羨慕他人擁有更多的資源或財富。
這兩句詩傳遞了作者對獨立創作和追求內心真實美的態度。他鼓勵人們不要盲目追求外在的虛榮和物質,而是要在自己的有限條件下發揮才華和創造力,創造出真正有意義的作品。這種內心自由與滿足的態度與竹子的自然生長和內在美相呼應。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描寫竹子為主題,通過表達對竹子的熱愛、對生活的感悟以及對藝術創作的追求,展現了作者獨特的思想和情感。同時,詩中融入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思考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