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吳教授題子應山齋 / 作者:劉子翚 |
芒鞋竹杖日隨身,所向逍遙樂任真。
強健掛冠非矯俗,榮華得路轉迷人。
愛山兀兀常心醉,與世悠悠只貌親。
最晚論交欣得子,一樽猶足慰漂淪。
|
|
次韻吳教授題子應山齋解釋: 《次韻吳教授題子應山齋》是宋代劉子翚的詩作。這首詩以樸實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寧靜生活的熱愛,以及對變化世界的超然態度。作者穿著簡樸的芒鞋,手持竹杖,隨身攜帶,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自在自由地享受生活的樂趣。他堅守自己的原則,不被世俗的功名利祿所左右,追求真實的內心滿足。他欣賞山水之美,與世無爭,只關注內心的寧靜。最后,他歡喜地結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歡樂,給自己在漂泊中找到了一份安慰。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作者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表達了一種追求自由和內心寧靜的生活理念。作者以芒鞋和竹杖作為形象符號,展示了自己的樸素和自由,強調了追求真實和內心滿足的重要性。他拒絕被功名所束縛,堅持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詩中的"榮華得路轉迷人"一句,表達了作者對追求名利的人們的批判,認為他們在追求榮華富貴的過程中往往迷失了自己。而作者選擇了與世無爭,專注于山水之間的心靈愉悅。最后,他通過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在漂泊中的一絲安慰和歡樂。
整首詩以自然、樸素的語言風格為特點,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內心寧靜的向往,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拒絕。通過對山水和友情的描繪,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越塵世的追求和對真實自我的堅守。這首詩通過樸素的表達方式和深刻的思考,引發人們對于生活意義的思考和對內心追求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