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張守同往華嚴 / 作者:劉子翚 |
淺水荷花開傍橋,晚鐘樓殿碧山椒。
林松繞路行不徹,野鳥避人飛更遙。
喜有高情共捕壑,應須長嘯混漁樵。
老僧好事能延客,未覺山房苦寂寥。
|
|
次韻張守同往華嚴解釋: 《次韻張守同往華嚴》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以及賞析:
淺水荷花開傍橋,
晚鐘樓殿碧山椒。
林松繞路行不徹,
野鳥避人飛更遙。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景象,首先是一座橋邊,淺水中的荷花盛開。接著是晚鐘聲回蕩在宮殿和樓閣之間,而碧綠的山椒樹給人帶來一種清新的感覺。詩中還提到,茂密的林木和郁郁蔥蔥的松樹環繞著路途,使得行人難以穿越。野鳥為了避開人類的干擾而飛得更遠。
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寧靜、美麗環境的向往。荷花在中國文化中常常被視為高雅、潔凈和純潔的象征。晚鐘聲和碧山椒的描繪為整個場景帶來了一種安詳和寧靜的氛圍。然而,林木的茂密和野鳥的飛行距離更遠,暗示了雖然人們向往寧靜,但卻往往無法完全融入大自然的懷抱。
整首詩詞以簡潔、清新的筆觸描繪了自然景色,通過對荷花、晚鐘、山椒、林松和野鳥的描繪,傳遞了作者對寧靜、美麗和遠離喧囂的向往。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高情境界、自由自在的追求,以及對友善待人、善待客人的態度。整體上,這首詩詞給人一種寧靜、愉悅的感受,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自然和人情的贊美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