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茶與曾吉甫 / 作者:劉子翚 |
兩焙春風一塍隔,玉尺銀槽分細色。
解苞難辨邑中黔,瀹盞方知天下白。
岸巾小啜橫碧齋,真味從底傾輸來。
曩歸畀余一語妙,三歲暗室鶩轟雷。
|
|
寄茶與曾吉甫解釋: 《寄茶與曾吉甫》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風吹拂兩地隔開,
玉尺與銀槽分辨細微的顏色。
花苞難以區分黔中的品種,
泡茶后才知道世間的白色。
橫穿碧齋的岸巾小啜一口,
真正的滋味從底部傾瀉而來。
曩昔的經歷給我留下了一段奇妙的話語,
三年暗室里,鶩鳥忽然雷鳴般地驚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茶為主題,通過描繪泡茶的過程和茶的品嘗,表達了作者對茶的美感和感悟。詩中的“兩焙春風一塍隔”描繪了茶葉的制作過程,也象征著作者與茶的距離。茶葉經過焙制,成為了美味的佳品,但作者與茶之間隔著一片土地,僅能通過寄送茶葉與茶友相交流。
接下來的描寫“玉尺銀槽分細色”,通過對茶葉顏色的細膩描繪,展示了作者對茶葉的敏感和品味。茶葉的色澤細膩多樣,需要用玉尺和銀槽來區分,暗示了茶的品質和獨特之處。
然而,“解苞難辨邑中黔,瀹盞方知天下白”,表達了茶葉的品種復雜多樣,有時很難辨認其中的差異。只有在泡茶之后,方能真正品味到天下茶葉的純凈和美好。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品茶的場景,“岸巾小啜橫碧齋”,岸巾是用來擦拭茶具的小巾,小啜則是小口品茗的意思。這里描繪了一個雅致的茶室,作者在其中享受著茶的滋味。茶的真味“從底傾輸來”,表明作者通過細細品味茶湯的底部,真正領略到茶的精髓。
最后兩句“曩歸畀余一語妙,三歲暗室鶩轟雷”揭示了作者在品茶過程中的心境變化。作者在茶香的陶醉中得到了某種啟發或領悟,這種領悟如同“三歲暗室鶩轟雷”般突然而震撼人心。
整首詩以茶為線索,通過描繪茶葉的制作、品鑒和品味,表達了作者對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茶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作者對自然、人情和生活的思考,展示了中國古代文人對茶的獨特情懷和審美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