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特贈筆 / 作者:劉子翚 |
書成癡,傳成癖,平生識字真無益。
筆扛鼎,思涌泉,何如蹶張強弩弦。
管城雅貺情雖重,感此囏難拙於用。
君不見翠華南渡江,江路八百里。
胡兒飲馬鏡湖邊,不逢漢兵胡自止。
只今城闕多旌旗,報國擬將雕面兒。
長星吐彗南掃北,轉禍為福須乘時。
虎頭心事不能已,勸君勿弄毛錐子。
|
|
士特贈筆解釋: 《士特贈筆》是宋代劉子翚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嬉笑怒罵的口吻,表達了作者對虛文浮華的文字表達方式的不滿和嘲諷。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士特贈筆》的中文譯文:
書寫成了癡迷,
傳承成了癖好,
終生識字實在無益。
扛著筆如扛鼎器,
思緒如泉水涌動,
何如像張弓弩弦那樣勁急。
管城雅貢雖然情感深厚,
感慨于這困難而拙劣的運用。
你難道沒見過翠華南渡江,
江水路途八百里。
胡人在馬邊飲酒,
在鏡湖邊停駐,
沒有遇到漢兵胡人自然消停。
如今城闕上掛滿了旌旗,
為國家報仇雕刻漂亮的面孔兒。
長星噴射彗星南掃北,
轉禍為福必須抓住時機。
虎頭人的心事無法停止,
勸你不要玩弄毛細的錐子。
《士特贈筆》的詩意和賞析:
《士特贈筆》通過夸張、幽默的表達方式,批評了當時社會上盛行的虛文浮華的文字風氣。詩中的“書成癡,傳成癖”,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書法和文學卻失去了實際意義的擔憂和憂慮。他認為,識字并不是真正有益的,只注重書法技藝而忽視實際應用是沒有意義的。
詩中通過對比虛文與實際生活的形象描繪,展現了作者對于時代現狀的不滿和憤慨。描述了翠華南渡江、胡人飲馬鏡湖邊的場景,暗示了南宋時期邊疆的困境和戰亂。而詩中的“長星吐彗南掃北”,則表達了作者希望轉禍為福、抓住時機改變局勢的愿望。
整首詩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和夸張的形象,表達了劉子翚對于當時虛文風氣的批判和對實際應用的呼吁。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于時局的擔憂和對國家前途的期盼,展現了他對于社會現實的關注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