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怨女曲 / 作者:劉子翚 |
空原悲風吹苜蓿,胡兒飲馬桑乾曲。
誰家女子在氌城,嗚嗚夜看星河哭。
黃金為閨主為宇,平生不出人稀睹。
父憐母惜呼小名,擇對華門未輕許。
干戈漂蕩身如寄,綠鬢朱顏反為累。
朝從獵騎草邊游,暮逐戎王沙上醉。
西鄰小姑亦被虜,貧賤思家心更苦。
隨身只有嫁時衣,生死同為泉下土。
出門有路歸無期,不歸長愁歸亦悲。
女身如弱難自主,壯士從姑不如女。
|
|
怨女曲解釋: 《怨女曲》是宋代劉子翚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空曠的原野上,悲風吹拂著蓬草;
胡族的男子飲馬,奏起了桑乾曲;
在氌城里,有一位女子,嗚嗚地夜晚望著星河痛哭;
黃金為她作嫁妝,她平生未得顯貴人的矚目;
父親憐愛,母親珍惜,呼喚她的小名,挑選丈夫的門戶并不輕易;
戰亂使她四處漂泊,她青絲已經斑白,容顏也變得疲倦;
白天隨著獵騎游蕩在草原,夜晚追隨戎王,在沙場上陶醉;
她的西鄰小姑也被敵人擄走,貧窮和卑賤讓她對家的思念更加痛苦;
只有嫁妝隨身攜帶,生死都將成為泉下之土;
出門有去無回的路,不歸的長久憂愁,即使回家也是悲傷;
女性的身軀雖然柔弱,但壯士從未像女子那樣難以自主。
詩意和賞析:
《怨女曲》通過描繪一位女子命運多舛的境遇,表達了對戰亂時代婦女困境的深切同情和對家國淪陷的痛心疾首。詩中的女子面臨著戰亂和貧困的折磨,被迫離開家鄉,她的美貌和才情未能得到真正的賞識和珍惜,而只能淪為戰亂時代的犧牲品。她的命運悲慘,充滿無奈和痛苦,但她的堅強和頑強也在其中顯露。
詩詞中運用了大量的對比手法,如空曠的原野和胡族的男子的形象與女子的凄涼形成鮮明對比,表現出女子的孤獨和無助。同時,通過描繪女子身邊的人對她的憐愛和珍惜,強調了她的優秀和令人矚目之處,與她所處的困境形成鮮明的反差,進一步凸顯了她的不幸。
整首詩以悲涼的筆調展示了女性在戰亂時代所承受的苦難和不公,同時也表達了對婦女命運的關切和對家國淪陷的憂心。詩中所展現的女子形象既是對歷史的真實反映,也是對那個時代婦女命運的抒發,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