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出自《李商隱》創作的“蟬”,總共“4”句,當前“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出自第1句。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解釋: 您提到的詩句出自唐代詩人李商隱的代表作之一《蟬》。讓我們逐一解析: 1. "本以高難飽":蟬(音同蟬)本性就居住在高枝之上,這樣的生活空間有限,所以難以滿足其對食物的需求。 2. "徒勞恨費聲":雖然高處的食物不易得到,但蟬依然不斷鳴叫,試圖吸引昆蟲前來分享。然而無論它們如何努力,最終還是無法獲取所需的食物,因此鳴叫也是徒勞,甚至是對自己不幸命運的憤恨。 創作背景及感想: 李商隱生活在唐朝晚期,他的詩作往往深沉內斂,寓意豐富。此首《蟬》正是他借物寓言,以蟬的境遇反映社會現實的一種藝術手法。 評價: 這句詩用蟬的生活經歷來比喻人世的艱辛與無奈,寓意深刻。同時,詩句語言精煉,情感表達鮮明,展現了李商隱詩歌的獨特魅力。
查看完整“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相關詩詞以及介紹... >>
上一句:當前就是第一句,沒有上一句了
下一句: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的下一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