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興 / 作者:劉子翚 |
晨興訪蕭寺,爽氣清如沐。
坐看雨離山,飛陰斷平陸。
歸途阻夕漲,佇立驚幽獨。
曳杖聽殘鐘,卻寄僧坊宿。
|
|
晨興解釋: 《晨興》是劉子翚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晨早起來,我訪問蕭寺,
清爽的空氣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坐著觀賞雨水離開山脈,
飄動的陰云切斷了平原的視線。
回程被夕陽的漲潮所阻擋,
獨自停留在這幽靜的地方,
拖著拐杖傾聽殘留的鐘聲,
只好暫住在寺廟里。
詩意:
《晨興》描繪了作者清晨起床,前往蕭寺游覽的情景。詩中表達了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環境給作者帶來的宜人感受。他坐在那里,看著雨水從山脈間散去,濃密的云層遮蔽了平原的視線。在回程中,夕陽的漲潮使他無法順利歸途,于是他在這個幽靜的地方停留下來,依靠拐杖傾聽寺廟中殘留的鐘聲,只得暫時在寺廟里過夜。
賞析:
這首詩以清晨起床、出門游覽的經歷為線索,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如清爽的空氣、飛陰斷平陸,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所處環境的美妙和變化。尤其是在回程時夕陽的漲潮阻擋了歸途,詩人留連于此,表現出他內心的孤獨與驚訝。最后,他曳著拐杖,聆聽寺廟中的殘鐘聲,選擇在僧坊暫住,展現了一種雖然困頓卻能從自然與宗教中找到慰藉的心境。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將作者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知相融合,呈現出一幅清新寧靜的畫面,同時也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歸途和寄托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