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康六感·晉 / 作者:劉子翚 |
日昃無全照,南遷事倉忙。
龍謠方協瑞,星衲已告亡。
凌遲百年運,凜凜危莫將。
向來問鼎人,項背常相望。
環宮白羽列,面闕鳴弦張。
膺圖未躋泰,卜世豈有長。
獨憐短轅公,推刃殺忠良。
百身嗟莫贖,一慟鬢成蒼。
時移事亦更,為宋復為梁。
惟有采石潮,年年到前崗。
|
|
建康六感·晉解釋: 《建康六感·晉》是劉子翚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描述了一幅歷史變遷和人事滄桑的景象。在這個詩詞中,作者通過敘述一系列的線索和象征,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與感慨。
詩詞中的“日昃無全照,南遷事倉忙”意味著時光流轉,歷史的更迭。這里的“日昃”暗示了時間的流逝,而“南遷事倉忙”則指代了朝代的更替和人們面對變遷時的忙碌。
“龍謠方協瑞,星衲已告亡”通過龍和星的形象,傳達了國家的興盛和衰敗。龍被視為吉祥的象征,而星則代表了命運的變化。這兩句詩反映了國家的命運和繁榮之間的轉折。
“凌遲百年運,凜凜危莫將。向來問鼎人,項背常相望”表達了時代的動蕩和不穩定。這里的“凌遲”指的是時代的拖延和不確定性,“問鼎人”則指代那些渴望稱霸的人。整句表達了當時社會的緊張氛圍。
“環宮白羽列,面闕鳴弦張”描述了宮廷中的場景,描繪了朝廷的盛況和權力斗爭的緊張氛圍。白羽象征高官顯貴,面闕指宮廷的大門,鳴弦則暗示了緊張的氣氛。
“膺圖未躋泰,卜世豈有長”表達了作者對個人命運的思考。這里的“膺圖”指的是希望獲得官職和地位的愿望?!安肥镭M有長”則意味著對命運的擔憂和不確定。
“獨憐短轅公,推刃殺忠良”描述了一個悲劇的故事,表達了對忠臣的憐憫和對非議者的譴責。這里的“短轅公”指的是被迫自殺的忠臣,暗示了悲壯的命運。
“百身嗟莫贖,一慟鬢成蒼”表達了對悲劇命運的無奈和無法挽回的悲傷。這里的“百身嗟莫贖”意味著無數人的哀嘆和無法挽回的后悔,“一慟鬢成蒼”則指的是悲痛過后的蒼白和衰老。
最后兩句“時移事亦更,為宋復為梁。惟有采石潮,年年到前崗”表達了時代的更迭和歷史的變化。這里的“采石潮”是一個地名,代表了歷史的延續和人們對穩定生活的渴望。整句詩意味著歷史在變遷中循環往復,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依然持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歷史變遷和人事滄桑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與感慨。詩中運用了一系列的象征和隱喻,展示了社會動蕩、政權更迭、權力斗爭以及個人命運的無常。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晦的意象,將歷史的起伏和人生的曲折表達得淋漓盡致。
詩詞中的意象豐富而富有象征性,例如龍、星、白羽等,都代表著不同的含義。這些象征與隱喻使詩詞更富有層次和深度,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同時,詩詞中的音韻優美,運用了辭章工藝,使整首詩詞具有韻律感和韻律美。
作者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索和感慨,展現了歷史的起伏和人生的無常。詩中既有對權力斗爭和政治動蕩的揭示,也有對忠良悲劇和個人命運的反思。整首詩凝聚了作者對時代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引發人們對歷史和命運的思考。
這首詩詞的價值在于它通過詩意的表達,觸及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命運、歷史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它通過歷史的鏡頭和個人的命運,折射出人類共同的命運和人生困境。讀者在品味詩詞時,可以從中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和變遷的無常,同時也引發自身對命運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總之,劉子翚的《建康六感·晉》是一首充滿哲理和思考的詩詞作品,通過對歷史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描繪,表達了對時代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與感慨。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首詩詞的內涵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