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康六感·宋 / 作者:劉子翚 |
寄奴真偉人,落拓龍潛地。
據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氣。
世期值陽九,天綱日淪夫。
偏邦可跨州,卑號猶稱帝。
匪乘艱棘運,英姿疇能濟。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涇渭。
功雖與世隆,道亦因人廢。
緬懷揖讓風,黃屋身如寄。
頹波日奔迫,夜壑遷神器。
巢由獨賢哉,高縱貌難繼。
|
|
建康六感·宋解釋: 《建康六感·宋》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時局動蕩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寄奴真偉人,落拓龍潛地。
據筵呼五木,已有吞世氣。
世期值陽九,天綱日淪夫。
偏邦可跨州,卑號猶稱帝。
匪乘艱棘運,英姿疇能濟。
南戡奠番禺,西狩澄涇渭。
功雖與世隆,道亦因人廢。
緬懷揖讓風,黃屋身如寄。
頹波日奔迫,夜壑遷神器。
巢由獨賢哉,高縱貌難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動蕩的時代和作者個人的命運。詩人在詩中寄托了對偉人的希望,希望他能夠克服困境,以豪邁之氣順利崛起。詩中提到了建康、龍潛、筵、五木等地名和詞語,這些形象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
詩人通過描述世局的動蕩和天綱的傾覆,表達了對時勢的憂慮和對人事更迭的無奈。在這個時代,小國家也可以稱帝,而真正的英雄卻因為運勢不佳而黯然失色。詩中的南戡和西狩是歷史上的兩個重要戰役,詩人通過提及這些事件,表達了對歷史的懷念和對戰爭的反思。
在詩詞的結尾,詩人表達了對過去風采的懷念和對未來的擔憂。他身處頹波之中,感到時光的遷徙和命運的無常。詩人提到巢,可能指的是自己,形容自己孤獨而聰明。然而,他也意識到,高貴的血統和優秀的外貌并不能保證繼承下去,這是對命運的深刻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社會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運用了一些地名和隱喻,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性和表現力。同時,詩人的抒發也引發了對歷史和命運的思考,給讀者留下了一些啟示和思考的余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