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墅 / 作者:劉子翚 |
野墅驚秋晚,殘年匆匆過。
海潮通井淺,林日到窗多。
酒盡鄰翁餉,詩成稚子哦。
人生行樂耳,軒冕奈余何。
|
|
野墅解釋: 《野墅》是宋代劉子翚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野墅在秋天傍晚的景象,并借景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流逝和生活哲理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野墅驚秋晚,
殘年匆匆過。
海潮通井淺,
林日到窗多。
酒盡鄰翁餉,
詩成稚子哦。
人生行樂耳,
軒冕奈余何。
詩意和賞析:
《野墅》以傍晚的野墅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時光的流逝和生活的深思。詩詞開篇以“野墅驚秋晚”,墅內景象惹人注目,同時也意味著作者對于歲月的驚嘆。接著,“殘年匆匆過”,抒發了作者對光陰易逝的感慨。這兩句詩以景寫情,通過墅中景物和時間的對照,表達了作者對光陰流逝的憂思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詩“海潮通井淺,林日到窗多”,運用了自然景物來襯托人生的短暫和變幻。海潮通井淺,暗示著時間的流轉如潮水一般深不可測;林日到窗多,意味著陽光透過林木照進窗戶,窗前的時間流動頻繁。這兩句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的短暫和變幻無常。
接著的兩句詩“酒盡鄰翁餉,詩成稚子哦”,通過鄰居老人的贈酒和孩童的歡呼,描繪了人生的歡樂和成果的獲得。鄰翁贈酒,象征著生活的豐富和友情的真摯;稚子的歡呼,則表達了作者在創作詩詞之后的喜悅。這兩句詩以人物和情感的描繪,為整首詩增添了一絲歡樂與溫暖。
最后兩句詩“人生行樂耳,軒冕奈余何”,是作者對人生態度的總結和思考。作者認為人生應該追求自己的快樂,不必過于追求權勢和地位。軒冕是指君王的冠冕,奈余何表示自己與此無關,意味著作者對功名利祿的淡泊態度。這兩句詩通過對人生態度的反思,表達了作者對于追求內心真正快樂的呼喚。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生活哲理和人生態度的思考?!兑笆吠ㄟ^對瞬息即逝的景象的把握,喚起人們對于光陰流轉和生活意義的思索,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