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風 / 作者:劉子翚 |
雁起平沙晚角哀,北風回首恨難裁。
淮山已隔胡塵斷,汴水猶穿故苑來。
紫色蛙聲真倔強,翠華龍袞暫徘徊。
廟堂此日無遺策,可是憂時獨草萊。
|
|
北風解釋: 《北風》是宋代詩人劉子翚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北風吹起,雁群在平沙上飛翔,晚霞中傳來悲哀的角聲。北風迎面吹來,讓人回首時難免懷恨之情。淮山已經隔斷了胡人的塵埃,但汴水仍然穿過故苑的遺址流淌。紫色的蛙聲傳來,顯得堅強而頑強,翠華的龍袞在風中搖曳不定。在廟堂之上,這一天沒有留下任何明智的決策,只有憂愁,獨自躲在草萊中。
詩意和賞析:
《北風》描繪了一個寒冷而憂愁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和音響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時局的憂慮。北風的寒冷和雁群的飛翔暗示著遼闊的邊疆和邊塞戰爭的殘酷。晚霞中的悲哀角聲則反映了人們對戰亂和不幸的哀嘆。詩中提到的淮山和汴水分別代表了南北之分,淮山隔斷了胡人的塵埃,暗示著北方戰事的繁忙和南方的安寧。然而,汴水依然穿越故苑,流淌著歷史的河流,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歷史的連續。紫色的蛙聲和翠華的龍袞則象征了自然界中的堅強與華麗,與人們內心的憂愁形成鮮明的對比。最后,詩中提到廟堂上沒有留下任何明智的決策,只有憂愁,獨自躲在草萊中,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失望和對統治者的不滿。
整首詩以北風為線索,通過自然景物和音響來描繪邊塞的戰亂和人們內心的憂愁,表達了對戰亂和不幸的哀嘆以及對和平和安寧的向往。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劉子翚通過這首詩詞,抒發了自己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和平的渴望,展示了他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 |
|